喝茶讲求氛围,一个幽雅的氛围能喝出至高的人生境界。而决定氛围的重要因素是茶席的设计与摆设。茶席虽小,却能容纳四季之全景、天地之大美、生命之至理。茶席有形亦无形,茶席静若秋水亦动若春潮,一切源自内心。理想茶席的追求,有迹可循、有章可遵,而更多的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定,只要能达到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思想的开悟即可。
茶如音符,在每个时代的五线谱上,总是舞动出不同的优美旋律。饮茶源于神农时代,而茶席始于中国的唐朝,是盛世的产物。茶席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饮茶方式,还提升了人生品位和思想觉悟。
茶席之魅在于不拘一格,它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变迁、地域的横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有学者对中国茶席的演变进行研究后得出:盛唐茶席华丽典雅、宋代茶席品不厌精、元代茶席含蓄澎湃、明代茶席浪漫苏醒、清代茶席经典豁达、现代茶席入境随俗。茶席除了有一个时代的主调外,还会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有不同的个性色调。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茶席的追求也可能都不一样。
艺术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艺术。茶的功能远远不止于解渴,还会给人们的视觉、味觉、听觉以及心灵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茶席是由茶品、茶具、茶花、焚香、挂画、工艺品等组合而成,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件物什,却能创造出形态各异、趣妙横生、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懂得设计和摆设茶席,会给一杯茶摄入灵魂,会给生活增添无尽的美感和美味。
茶席可设在室内,也可设在室外,这个要根据具体主题而定。从唐代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明代高启“竹间风吹煮茗香”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茶席并非只囿于室内。在日本,茶席还有四季之分,春日茶席叫“新绿”;立夏茶席因使用风炉叫“初风炉”;秋日赏月茶席叫“月见”,适逢赏枫叶叫做“枫叶狩”;晚秋茶席因使用旧茶称“茗残”。坐在茶席边,就会感觉到季节变化的气息。
好的茶席并没有一个死板的模式,但贴近主题是关键。此外,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做到繁而不乱、简而不空、艳而不媚、素而不平。在注重整个格局的同时,要兼顾细节,让一花一瓶一枝一叶一碟一杯都摆放于适合的位置,让其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细节之美,更能打动人心,做好细节,会让茶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茶席如一张宣纸,想画什么,想怎么画,取决于自己的表现内容、艺术眼光以及绘画技能。透过茶席,也能看出设计和摆设者的生活内涵和艺术修养。
日本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写道:“茶室是人生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在那里,疲倦了的征人相会在一起,共饮艺术鉴赏之泉……茶室里没有一丝的跳色,没有一点儿噪音,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切的一切都在静静地、自然地运转着,这便是茶道的绝妙之处。”这就是茶席为何备受人们青睐的原因。
为了生计,人们不得不奔波于尘世,奔波久了,难免会产生倦意。这个时候,就需要找一个安静和闲适的地方,给身子和心灵放松一下,茶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身置茶席,物我两忘,心境无限宽广,所有喧嚣和繁闹都被阻挡在茶席之外。一杯或浓或淡的茶消融酷暑与严寒,一曲或舒缓或激荡的音乐拂去疲惫与尘埃,一朵或含苞欲放或灿然绽开的花朵点缀荒芜与单调……茶席,一切皆可满足。
避开纷繁的浪潮,把生命安放于茶席间,有所思,或无所思;有所悟,或无所悟,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故何乐而不为呢?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