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15℃,但人们普遍都感觉非常暖和,有人竟然连羊毛衫都没穿;又一天,天气预报说当天最高气温是16℃,但是人们普遍感觉很冷,许多行人都穿上了羽绒服。自然就有很多人埋怨天气预报“胡乱”预报气温。
其实,天气预报并没有错,气象台观测场百叶箱内的气温表肯定能佐证气温预报的正确。硬要说有错,那也是人们忽略了“空气温度”与“感觉温度”的区别!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人体对气温的感觉和空气的湿度紧密相关。空气中能够容纳多少水分,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分越多。空气中能够容纳水分达到极限量时的温度,称作“露点”(此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记作“相对湿度”100%)。相对湿度越高,人体汗液蒸发越慢,吸收的热量很少,人的感觉就倾向于热和温暖。 我国许多沿海城市,虽然冬季气温也较低,但因为湿度较大,所以并不让人感觉很冷。相反,北方地区冬季湿度偏低,总给人一种特别寒冷的感觉。
所以,当冬季空气湿度偏小(低于50%)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实际上也就提高了人们的“感觉温度”和舒适度。比如,冬天室内生炉子或使用取暖设备时,可以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注意,壶盖不要盖严),使水汽蒸发;或者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以提高空气湿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加湿器,直接向空气中喷入水雾,短时间内便可提高湿度。为了保健起见,加湿器的用水最好使用冷开水。
风在感觉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流换热而施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提高了人体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也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感觉温度较低),无风时则不是太冷(感觉温度较高)。
所以,在漫长的冬季,空气温度即使在5℃以上,但有3级以上的偏北风,感觉温度就大打折扣了,外出时就必须注意保暖,以防直接引起包括感冒在内的上呼吸道疾病。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