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的真正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喝茶,于年轻人而言太淡了。浓情饮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的“从一粒砂看世界”,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
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以外,就是人为的配合。
茶可独酌,亦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抛却是非心、名利心。“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午后静坐,在茶香袅袅中,看阳光穿过树叶,像充盈着大爱的手指轻抚着世间一切的伤痛;思想的江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每一时刻的存在,都留下深深的印痕。天因其空,才有阳光舞过、鸟儿划过;心因其静,才有天籁之鸣、大音希声。
中国古人早就把茶列入自己高雅的精神生活中,然而当人们渐渐让形式精致的时候,茶的精神却在渐渐消逝。言越精美,大道越遥远;筌越华丽,鱼儿越潜沉。喝茶以至于忘茶,听茶以至于听心,方不为外物所迷。
三毛曾说过:“人生有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三毛这句话,想来是有禅意的。
连喝茶,都觉得苦茶耐泡,第一道茶上来时那真是不堪忍受,第二道茶上来品出一点味,但也是苦的,第三道茶上来,淡了许多,苦中有甘。
细想起生命不过如此,本身是苦的,然吃苦未尝没有乐趣。爱情苦吗?真正感受过爱情的人都知道爱情是包了一层糖衣的苦药,那是伤心的苦,等到人生到了第三道茶的光景,已是夕阳无限好,所有的事都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焉能不苦?
而苦是一种底色,在这种底色的衬托之下,一点点赏心乐事都有了喜庆的必要,人的快乐是在这底色上的泼墨,是否挥洒自如,就是各人的人生态度了。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