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一座城市,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喀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头戴三顶桂冠,可以和我的家乡文献名邦大理好有一比。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玉石般的地方。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之说,或许这就是喀什的旅游推荐词和广告语。
喀什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早在2100余年前,这里就是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南、北两道在西端的总汇点,是中国对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与门户之地。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到过这里。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起,班超驻守疏勒(喀什一带的古称)长达17年,使封闭65年之久的丝路南道再度开放。喀什市区就有以班超命名的班超路等。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曾经是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在其游记中曾有“他们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国中商人遍布世界各地”的记述;喀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至今仍然被称作“活着的千年古城”。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而今自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施地域之一。
当晚上街品尝了新疆风味的烤羊肉串、米粉以及种种水果。我们品尝了我女儿的新疆同学推荐的名吃“啊臻炒米粉”,虽然我们只是保守地点了“中辣”味,而品尝了几口就让我们自认为能吃辣的云南人辣得受不了,这里的辣不同于我们滇味或川味的酸辣、麻辣,而是加上了胡椒的一种“闷辣”,可以说是领教了一番“胡辣”的滋味。
次日一早,我们便慕名前往享誉世界的喀什噶尔古城。喀什噶尔老城位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包括吐曼河风光带,东湖、南湖和人民公园等全景开放式景点,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进入喀什古城,经过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据说该寺是新疆伊斯兰教活动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喀什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能同时容纳4200人做礼拜。每个星期五早晨,人们能听到寺中的买增(宗教职务)站在宣礼塔上,召唤教徒做礼拜的声音在黎明的空气中震颤,飘过原野。而当古尔邦节、把斋节时这里更是盛况空前。寺前广场上有不少鸽子,期待着人们给它们喂食,构成人鸟和谐亲近的美好画面。我们在广场和清真寺大门口稍作逗留、拍照后就慕名走进古城游览。
喀什噶尔古城名不虚传,巴扎(即集市、农贸市场)遍布,商业气息浓厚,很是繁华热闹,古街上有不少维吾尔建筑风格的房屋和商铺,陈列着维吾尔族小花帽、衣裙、各种民族乐器、具有新疆风格特色的木器、陶器等手工艺制品,制作木器、陶器的摊点还进行现场制作加工工艺展示;沿街都是烧烤、烤馕等特色小吃摊点和葡萄干、果脯等新疆土特产货摊,比较有特点的是街面上有的游乐场所门口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在轻歌曼舞地迎宾,歌之、舞之、蹈之,与游客互动。在白天看来,除了传统建筑物的特有风格色彩和小吃、土特产的地域特色而外,似乎与我们云南大理的洋人街和丽江四方街的格局大同小异、相差无几。
而古街的夜市则更显繁荣,或许除了外地游客而外当地的年轻人也来此热闹消遣,可能还有与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有关。古街上人流如织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种种特色美食的香甜滋味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地交相缭绕、芬芳诱人猛钻鼻孔。古街一带的夜景也十分迷人,霓虹灯光和中秋明月辉映下的边地建筑、景观风物如梦似幻,弥漫着迷离朦胧而艳丽多彩的异域风韵。似乎也没有刻意去寻找象征着中秋节日的月饼之类的食物了,就入乡随俗就地取材,购买了几个新疆一带特产的馕,形状同样是圆圆满满的,权当作月饼应应节气。作为新疆当地老百姓主食之一的馕,由于其来自于充足阳光照射和雪水浸润的原野上滋生出的小麦筋道的面粉、独特的制作工艺、加有孜然等香料和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优点,我们还在喀什和乌鲁木齐先后购买了几个,带在路上准备应急之需,最后剩余的几个带回云南让亲友品尝。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