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5月11
星期一 第378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洱 海 渔 歌 “洱海保护大家谈”有奖征文启事 一“湾”深情的挽留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洱 海 渔 歌

□ 作者 李文义 2015 年 05 月 11 日 星期一 阅读:14

洱海渔歌的故事是从洱海渔民心目中的圣地、白族千年古渔村落———双廊镇红山半岛本主庙神圣而隆重的祭海仪式开始的。每年七月,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洱海渔民祭海活动。伴随着祭师苍凉而悠远的祭颂声响起,开海节热闹的氛围顿时将洱海上空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感恩洱海对渔民的馈赠,祈祷渔民出海打鱼一帆风顺,洱海渔事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过了开海节,渔民们出海打鱼的足迹便洒满泛着鱼鳞般金光的阳光海岸。以天为背,以船为席;以风为伴,以浪为友;海啸为歌,浪吟成诗;击棹而歌,渔歌飘荡……洱海渔歌继续延续与演绎着一段段美丽动人的画面,寄寓着洱海无限的风光与诗意的美好。

洱海晨曦洒网图景。当拂晓的海风掠过平静的海面,带动波浪轻吻着岸边的礁石,黎明已不再遥远。这是一个适合出海的好天气,备好渔船渔具等所需物品,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当洱海第一缕晨曦静静洒落在壮阔的海面上,洱海瞬间变得深蓝、澄澈而又清新、明朗。坐在船尾的金花姐荡着双桨稳住渔船,悠扬动听的渔歌飘向洱海上空;站在船头的阿鹏哥用力挥洒着手中的渔网,将其抛向远方水域,渔网便逐渐下沉,最后浮漂摇曳在洱海的柔波里,宁静而安详。洱海晨曦洒网图景,成为洱海渔歌最为迷人的打鱼画面,美丽绝伦。

洱海晚霞渔民收网图景。当绚丽的余晖将大地一抹,晚霞映衬下的洱海变得分外温柔与美好。此刻,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帆点点,温柔的海风轻抚着宁静的海面,悠远的苍山、空阔苍茫的洱海与远处的村落,构成一幅写意的山水田园画卷,和谐而美好。漫步环海路远眺,可见渔民忙碌的身影,拉起沉重的渔网,收获满满的期待,然后将网中打获的胜利果实取下。这是一天当中满载而归的时刻,渔民脸上露出喜悦的微笑,鱼鹰在船舷边上收起翅膀打盹,最眷恋晚霞、浅滩、水草、浮萍间渔船划过的弧线。

洱海映月醉洱海鱼图景。洱海月映衬下的洱海,基于洱海月动人的传说故事,使得渔民月下打鱼的情景又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天上一轮皓月高悬,洱海海面墨绿的深蓝与天相掩映,天上一轮明月,海里一轮明月,此刻立于海上已分不清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里还是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水天相接,分外美丽。洱海鱼在宁静清幽的月光中沉醉,醉在皎洁的月色里,醉在金花美丽灵动的身影下,醉在柔美悠扬的洱海渔歌中……

洱海渔事在渔民日常出海打鱼的日子里自然离不开吃鱼的话题。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打洱海鱼,汲取鲜活的洱海水,用活水煮活鱼,味道无比鲜美。世居洱海沿岸的白族民居,个个都是煮洱海鱼的能手。将鱼退鳞,去腮,破肚,取肠,下锅,加以油盐酱醋、木瓜片、花椒面、辣椒粉、豆腐、葱花、香菜等,一锅鲜美的酸辣鱼就摆上餐桌,供家人或客人享用。洱海酸辣鱼、砂锅鱼享有盛名,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尽享视觉与味觉上的盛宴。

洱海渔歌在四季的轮回中演绎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与传说,那些古老的渔船在岁月的变迁中,于海浪的反复洗礼中变得厚重而纯粹,再现其最本真的色彩,宛若童话。开海节以后5个月的打鱼期里,渔民在艰辛的打鱼历程中阅尽一次次打鱼的喜悦、激动与收获,等到洱海鱼类进入产卵繁衍的季节,洱海将历经长达7个月的封湖期,然后再迎来下一个洱海开海节,周而复始,年年岁岁延续着洱海打鱼的又一个轮回,演绎一个又一个生命的传奇。

洱海渔歌,寄寓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诠释着数千年的文化特质,风光无限,魅力无限!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