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4年8月26
星期一 第2643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座谈会召开 古城综合整治五片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图片新闻 鸳浦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大理健源人车健康科技生活馆启动运营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座谈会召开

2024 年 08 月 26 日 星期一 阅读:0

8月21日,“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大理召开。

座谈会上,上海浦东新区一心公益理事长米晓军等一行与大理州市相关部门共聚一堂,就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沪滇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米晓军一行表示,大理是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是无数人的诗与远方。这次上海不仅带来朗诵、诗词方面的名家,还带来了优秀企业、公益基金等资源,希望以“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活动暨“我在大理,为你读诗”主题朗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大理的帮扶力度。同时希望沪滇两地能继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携手共同发展。

米晓军说:“我们2018年开始到大理做公益,6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开展了‘爱诵读’‘书画梦想’‘音乐梦想’‘爱运动’等4个公益项目,覆盖了大理200多所乡村学校。随着教育公益的深入,我们希望能够把沪滇两地的文化交流上升一个台阶,想从教育的帮扶上升到文化协作。这次‘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朗诵活动也是我们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做的一个新尝试。”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屠琤说:“喜马拉雅一直致力于做一家人一辈子的精神食粮,我们在2024诗歌季的基础之上,希望明年继续联合,一起推整个全年的朗诵大赛。通过朗诵这种公益形式,让更多的老年人、青年人、小朋友一起宣传大理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化、诗歌以及艺术的传播。”

座谈会上,大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上海一直以来对大理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教育事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帮扶表示感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上海能够在大理的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和人才培养、文旅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领域继续传经送宝、献计献策,推动沪滇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

“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活动暨“我在大理,为你读诗”主题朗诵会于8月24日在大理洱海边举行,活动邀请多位著名诗人与朗诵专家,共同享受诗歌的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是两地文化艺术的深度交流,更是海派文化与浪漫云南大理的美丽交融,旨在通过诗歌朗诵,不断促进沪滇两地文化交流与融合。

著名诗人、词作家欧震说:“我第一次来大理,苍洱如画、大理如诗,这里真的是诗和远方。作为一个诗人第一次到这片土地来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我心里有点激动,大理真的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是我们心中一个向往的地方。”

据悉,“风从东方来 彩云之南”沪滇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诗歌朗诵会,期间还安排了“诗路双声”“朗诵创作中的语词功用及把握”“朗诵的文本选择与诗歌朗诵的节奏”等主旨演讲活动。届时上海知名作家、朗诵大咖和资深讲师团将与朗诵爱好者零距离分享交流,共同在诗意大理尽享诗词之美。

大理州最美阅读推广人、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教师吴瑞诏说:“此次培训中,我们见到了陆澄、胡萍老师等朗诵大家,特别激动的是见到了欧震老师。这个活动给我们带来了精神、带来了文化、带来了诗意,受益匪浅。希望沪滇文化合作交流能够持续下去,让更多的老师、孩子、文化爱好者受益。”

记者 张益秋 周 华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