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4年5月16
星期四 第2572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我市将“五育并举”与“双减”相结合走出融合育人模式新路径 市公安局制定“三张图”全力推动“阳光活动”走深走实 图片新闻 遏制高价彩礼须打好治理“组合拳”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我市将“五育并举”与“双减”相结合走出融合育人模式新路径

2024 年 05 月 16 日 星期四 阅读:8

近年来,大理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和支持各学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践做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与教育“双减”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走出一条融合育人模式的新路径。

在大理一小五年级教室里,校长那莹正为同学们讲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作为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的优秀代表,那莹教授的思政课被评为省级党组织书记、校长同上一堂思政课典型案例。在那莹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交流,课堂氛围热烈。

“在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大理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思政教育和德育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融入了思政元素,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思政教育的重任。”大理一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那莹说,“作为学校的书记、校长,我也走进课堂,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思政课,将党的声音、国家的期望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小学,大理一小始终坚守红色基因,践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持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

“我们深入挖掘地方党史,成功打造了红领巾讲党史故事的‘思政微课堂’。我们还将课堂搬到校史馆,让学生聆听先辈革命斗争的故事,感受那份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那莹介绍,“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小菜园、科技走廊、校友长廊、清廉文化宣传栏等人文基地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的魅力。”

走进下关四中正阳校区,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它们都是师生共同劳动、精心照料下的成果。在“五育并举”的路径探索中,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劳动育人框架,打造创意劳动新场域。校内既有体验蔬菜花木种植过程的“五彩秋圃”,也有培育品种丰富的多肉植物和花卉的“向阳花苑”。

“劳动可以立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们全员全过程参与。养花、种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劳动,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们的劳动成果。”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党建办主任薛如丽介绍,“在活动中,我们注重实践、注重效果、注重育人价值。我们并未停留在喊、看、听的体验,而是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做,最大限度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收获。”

下关四中正阳校区以劳动教育基地为依托,长期坚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种植、病虫害防治、日常养护、清洁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基本的植物种植知识。

“菜园里各式的蔬菜能茁壮成长可是花费了我们不少的心思,从翻土、播种、浇水、施肥,再到最后的采摘,每一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下关四中正阳校区434班学生杨曦雯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种子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发芽、成长,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菜苗,我们的心里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在苗圃的展示墙上,同学们通过诗歌、作文、绘画、小报等各种形式,将劳动过程中的知识收获与心得体会一一记录,让劳动不仅是简单的体力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自身体魄、学到了生物和园艺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种菜的意义不仅是最后的结果,而是我们一起劳动的过程、分享的喜悦。”下关四中正阳校区433班学生杨淼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只要去劳动去努力就会有改变,学习也是一样,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劳动、多实践。”

从“七彩苍洱思政课”到“高雅艺术进校园”,从27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到19个省市级劳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理市持续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新路径,全面系统打造学校素质教育生态,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记者 李标钰 郭鹏昌 杨振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