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抓基层党建促产业振兴为引领,举全州之力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强化项目支撑、推动就业帮扶,以“六个持续”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增收。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大理州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行动,编制11个脱贫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核桃、蔬菜、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
持续加强项目支撑。2023年,全州财政整合涉农资金计划总额12.86亿元,其中投入产业帮扶类项目资金总额8.86亿元、占比68.89%。投入2.2亿元衔接资金和上海帮扶资金支持“8+1”示范奶牛牧场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发放小额信贷15.87亿元,“富农贷”8.23亿元。建立了产业帮扶项目风险监测机制,对产业帮扶项目形成的1180个经营性资产效益发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清理、优化。
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把加强产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企业倍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全州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469个、家庭农场11015个。
持续稳固利益联结。进一步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细则,“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广泛发展,全州新型经营主体保持对10.9万户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低收入人口带动全覆盖,“双绑”率达98.2%,脱贫群众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不断提高。
持续强化就业帮扶。不断加强技能培训,扎实开展脱贫人口“人人持证、技能致富”专项行动,2023年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49万人次,完成全年3.5万人培训任务的185%,促进农村劳动力由“民工”向“技工”转变,脱贫人口胜任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不断完善输出机制,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完善“沪滇”“闽滇”“粤滇”等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采取包机、专列、专车等方式组织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328场,提供就业岗位24.83万个,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转移就业。
持续打造劳务品牌。12县(市)实现“一县一品牌”,巍山乡厨、剑川木雕、鹤庆银匠3个劳务品牌获得国家级认定,全州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规模达29.74万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州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21.1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8.3万人的115%。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2.45万人。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3565.8万元,实现应兑尽兑。有效运作就业帮扶车间311家,吸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3.14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0.42万人。 周应良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