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后,年味一天浓过一天。
我不禁回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童年生活的大理乡下,每年腊月中下旬,村子里的大多数农家都要应节气,杀上一头年猪,供春节过老年的肉食之需和大半年家庭油脂的储备。趁着杀年猪或者杀猪后的时间,家里的大人就顺便为儿女和孙辈们请上一两桌“小伴客”或叫“伙伴客”,也就是借着农闲杀猪的机会,让儿孙们把小伙伴们邀约来家里吃上一天饭,按现在的叫法可以叫成“发小客”或“闺蜜客”。因为邀约的都是平时相处得比较好的,或者相互的父母辈也相处得较好的,有的本来就打着“老友”或者即将要打成老友的“准老友”。
以前大理一带的白族农村里,同村的“发小”或者相邻村子和相隔几个村的小孩子,遇到相互比较喜欢、彼此投缘“闲得拢”,同岁或年龄接近的,如果双方家长和儿女有意结交,就如同“结对子”一样把他(她)们结成“老友”,通俗就叫“打老友”。有的可能举行个简单的仪式,有的也就口头相互约定即成,然后就像亲戚一样你来我往相互走访增进情谊,大多数成为一生甚至几代的至交好友、一种没有血缘和亲情关系的密切交往互动,如同而今“闺蜜”“哥们”那样的“铁杆”知己关系。老友成家后,女老友还要互相称对方的老公为“老友哥”,有了儿女后子女要称父母的老友为“老友爹、老友妈”。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或者说时代的演变,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延伸,这样的交友方式和扩大社会交往的行为似乎也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退步,似乎也难以说清。但不论如何,这种农耕时代遗留下的传统风俗习惯,应该说在而今独生子女较多,充其量有一定数量的二胎子女,孩子们的社会交往面比起以往要狭窄得多的现实状况下,那样一群男男女女小伙伴、闺蜜或者发小嘻嘻哈哈、欢欢喜喜打打闹闹,团团围坐、聚集在一桌子蒸腾着农家杀猪菜浓烈芳香的钵盘碟碗间,就着一碗又一碗喷香的新米饭,你来我往比赛一般,分享着那一股股相伴着烟熏火燎的柴火味道的馥郁温馨的浓稠烟火气,和那一片片肉香菜鲜里弥漫萦绕着的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绵绵乡情,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难能可贵地让我回味不已和伫足回望。
来而不往非礼也。光吃别人的毕竟也过意不去,去做过客的小伙伴的家人于是便也要礼尚往来回请人家。待客菜肴的样式品种往往也大同小异,除了杀猪菜常见的腌菜炒肉、腌生皮,多数就是这一季节常见的时令蔬菜,如一盘盘炒洋花菜、烩炒红萝卜、炒莲根、爆炒洋芋片、炒茨菇等,还有就是管你吃够的猪血腌菜芋头汤或猪血腌菜豆腐汤、或青菜猪血芋头汤、青菜猪血豆腐汤。当然也都要有一钵头自然冷冻好的“冻鱼”,其中一团团冻结得琥珀色半透明的“鱼冻”,是我的最爱。大家都吃得很爽快开心,虽然饭菜都大体相似雷同,尤其我们小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直舔嘴皮,很觉得别人家的饭菜的味道,就是有点不太一样的“隔锅香”。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