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爸爸妈妈专程带我到祥云参观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和纪念馆。
故居在距离县城35公里左右的刘厂镇王家村。一进大门,展现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四合五天井带后花园的白族传统民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房屋为两层土木结构。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第一个展厅,从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旧物件,一步步地了解着烈士的革命事迹。王复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云南籍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英烈。他的弟弟王德三是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陕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他们的三弟王馨廷也是一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牺牲时才16岁。他们三兄弟从小品学兼优,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不朽的壮丽诗篇。
在烈士故居,我们有幸遇到了王德三的后人退休教师——王世雄老师,他致力于研究王家历史14余年,为传承弘扬“一门三杰”的优良家风和烈士精神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王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王复生、王德三烈士小时候在这里生活成长的故事。
随后,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堂屋、厨房、卧室……当看到他们简陋的家具时,我十分震撼,木头做的床上只铺了一张席子和一块布,枕头是麻绳编的,被子也很薄。但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王德三烈士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考到了北京大学。
从故居出来,讲解员带我们来到烈士纪念馆,这里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事件和任务,展现了云南党组织的革命历程、烈士的光辉事迹和祥云红色革命热土的光荣历史。纪念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德三在狱中写的《万言遗书》。他写道:“您的儿子是世上最刚强,最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习气……”字字句句饱含热泪,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让我不禁心生钦佩与感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复生、王德三烈士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一定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信念,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