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大理,在洱海边“立此存照”,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多年来,大理市始终牢记嘱托,强化担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洱海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流域之治迈向了生态之治。
坚持全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洱海流域系统性着眼,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了面积达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由过去单一的“治湖”转变为综合的“治域”,对整个流域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修山、治河、扩林、理田、保水、增容”并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治理。环湖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30座村落污水处理设施、9.99万个化粪池、3400公里截污管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流域全覆盖;绿化5.8万亩海东面山,建成2.8万亩湿地,封堵城市地下井和苍山十八溪无序取水口,完成“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和13座城乡自来水厂建设,实施27条主要入湖河道生态化治理,实现亿方清水入湖;建成11个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构建起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规划实施“1806”小镇建设项目,完成1806户7270人的生态搬迁。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坚持规划管控。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旅游产业发展等系列专项规划,科学确定洱海流域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将城乡开发边界面积从188平方公里调减至1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总数从105万人调减到86万人。制定出台餐饮服务业、民宿客栈管理政策措施,推行农村住房联审联批制度。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认真落实分级分区管控措施,从严监管执法、从严落实规划,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坚持绿色发展。2018年以来,实施绿色生态种植26.8万亩,2019年实现流域大蒜零种植,关停搬迁43个规模养殖场,彻底关停洱海流域46座非煤矿山,3家水泥厂全部迁出,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户,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00个。压缩海东开发范围,推动流域内的产业和人口向关巍片区等区域转移和疏解。
坚持全民参与。全方位、多角度凝聚洱海保护治理力量,将每月第一个周六定为“洱海保护日”。建立林长制、河长制体系,组建“洱海卫士”巡查队伍和“洱海管护员”保洁队伍,全面压实属地责任、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推动洱海保护治理成为全社会的统一认识和行动自觉。
通过不懈努力,大理市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20年、2021年及今年1到6月,洱海水质为“优”,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今年1至6月,洱海全湖透明度均值达2.74米;洱海中海菜花连片开放,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正在持续改善。
下步工作中,大理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从源头抓起,实施治本之策,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推动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记者 鲍亚颖 杨振飞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