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乡村振兴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更有机遇。在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市发挥优势,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有力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在全州乃至全省走在前、作示范。
全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巩固洱海流域“三禁四推”成果,加快海西片区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推动耕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大户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云粮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等种植样板,做大做强“洱海留香”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企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服务配套,加快打造标志性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资源,打造乡村主题化、业态多元化、资源产品化等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挖掘农业农村多重价值,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障衔接资金投入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深化“一平台、三机制”,做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常态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做好脱贫产业就业帮扶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引导知识青年、乡贤、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培育各类乡村英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以打造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加快喜洲田园综合体创建,年内重点打造5个以上精品示范村。以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年内实现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洱海流域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批新退旧”等制度,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留住乡情味和烟火气。持续完善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村。
记者 郭鹏昌 吴 志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