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1月6
星期四 第1998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更美好 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扩大)会议 全市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理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图片新闻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更美好

2022 年 01 月 06 日 星期四 阅读:21

近日,云南省2021年度美丽村庄名单公布,我市大理镇龙龛村榜上有名,荣获“云南省美丽村庄”荣誉。这是近年来我市扎实创建美丽乡村的缩影,同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硕果。

大理镇龙龛村坐落于大理古城以东的洱海岸边,背靠苍山、面临洱海,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是著名的旅游打卡圣地。这里文化底蕴浓厚、民风淳朴,多民族聚居,世代相处、民族团结和睦。自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以来,龙龛村进一步净化、亮化、美化村庄,让原本美丽的村庄更加容光焕发。

龙龛村委会副主任杨伟腾介绍,龙龛村从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入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农村“厕所革命”。此次美丽乡村的创建提升了龙龛村的知名度,为下一步全面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今,漫步在龙龛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通畅无阻……随着村庄知名度的提升和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带动了村内旅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龙龛村从事民居特色客栈、农家乐服务行业的村民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 “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带来的福利,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村民刘霞说:“我们非常支持龙龛村创建美丽乡村,龙龛村地处洱海边,建设得非常漂亮,现在在网络上也是相当火,也是全国的爱情表白地、网红打卡地,环境非常优美。”

从洱海之滨到苍山脚下,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可谓是“异曲同工”。 周城村作为“中华白族第一村”“白族扎染艺术之乡”,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美丽村庄”。近年来,周城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重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以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持续建设美丽乡村。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城村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在不断提升周城村知名度、美誉度的同时,也让“乡愁记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靓丽的底色。

白族扎染州级传承人张翔说:“我本人是白族扎染传承人,好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体验白族扎染,现在周城村很多年轻人都从事白族扎染。”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周城村 “里子” “面子”兼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还通过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亮化绿化美化道路等举措,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环境,村庄变得更加 “宜居、宜游、宜业”。村民杨鹏亮说:“自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周城村各方面变化很大,彰显了古朴自然的乡村风貌,我在这里生活比较满足,因为我们周城村的生活相当好,在这里生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6个村庄被评为“云南省美丽村庄”,一直以来,大理市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以文化传承为支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记者 张益秋 杨振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