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轻轻一个转身,酷热溽湿的夏天就被甩在了后面。蝉声渐稀,星月渐明,几片飘扬的梧桐树叶载着通透清朗的气息,送来了爽爽的秋。
回望春天,我的眼睛是望向大地的。初春嫩芽破土,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时我们要低下头来细细找寻,才能寻到第一缕春色。陌上花开,想闻一闻久违的花香,也要俯下身子,亲吻草木,细嗅花蕊。
秋天就不一样了,秋天,要抬起头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秋天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天空,当厚重的积雨云变为轻灵的舒卷云,秋就来啦。不仅寻找秋的踪迹需要抬头,秋博大、阔达,深沉、内敛,我们仰视才能懂得他的底蕴和格调。
秋天的意境是高远的,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秋天最适合登山远眺,想感受秋天的辽阔、舒朗,到山顶摸一摸白云,望一望蓝天,呼吸清新舒爽的空气,疏解一整个夏天积累的褥热烦闷,登高望远都是最适宜的,既悦目又悦心。“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欣赏彩叶纷飞之美,感受“最是橙黄橘绿时”的丰收喜悦,需要仰视。站在银杏亦或红枫树下,伸出双手,承接一片悠扬的落叶,体悟一枚秋叶的从容,同样需要仰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的诗句,让人仰视。落叶飘零,茫远无边,纷扬而下;激流长江,汹涌跌宕,滚滚奔腾。连秋天的肃穆萧杀,都是这样的空旷辽阔,让人遐想。只因诗人心中想的是家国,即便是对韶光易逝的感慨,传递出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感怆,如果局限于小我一隅,不可能如此“雄阔高浑,实大声弘”。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人感受到其诗境界的壮阔,这不仅仅是对岁暮的感伤,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是啊,人有限的一生,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不过是转瞬即逝。这样一想,还有什么想不开、想不明白呢?诗人之秋呈现出如此“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情系家国的赤子丹心,怎能不让人仰视?
抬头,望向辽阔的秋,看秋风吹过田野、漫过群山,看蓝天高远、白云飘逸,看熔金秋阳、霜染红叶,看果实挂满枝头,体悟秋的厚重饱满、低调内敛。秋日的自然草木、悠扬落叶,秋日的蓝天白云、星空朗月,都是在提醒我们,应该以更高的视野看世界,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辽阔,更高远。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