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1年3月8
星期一 第1796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三八节”献歌 黄鹤楼看雪 山色空濛雨 文星大桥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文星大桥

□ 作者 何永飞 2021 年 03 月 08 日 星期一 阅读:42

我写下这篇文章题目,特别是“大”字,心里确实有些顾虑,很多人肯定会问怎么之前没有听说过这座大桥,它到底有多大。我若说实话,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不说实话又内心有愧。文星大桥就像我出生的那个小村庄,几乎不为外界所知晓,更别说有大名气。它桥身长12米,桥面宽8米,不要说与那些载入史册的世界名桥相比,就算是跟很多一般的桥相比,也都是小巫见大巫。但文星大桥也有其不同寻常之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最温暖的,不管走多远,故乡人永远是最亲的。同样的,故乡的桥虽然不怎么长、不怎么宽,可在我看来它就是最大的,它在我生命中的地位是任何一座桥都代替不了。

前不久,同村人田裕后大伯给我寄来关于文星大桥的资料,叫我为其写点东西,这是他费劲心血从民间和相关部门收集到的。他现在退休了,可没有退业,始终担负着一种责任,为家乡重要文史资料的挖掘和传承奔走,不让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岁月埋没。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老有所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当拿到他寄来的关于文星大桥的资料时,我对之前自己的疏忽,没及时关注这座母亲桥而感到有些愧疚,同时,与之相关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中。

曾多少次在这座桥上行走已经记不清,但这座桥在我生命中的跨度却很大,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肯定还会从青年到老年。小时候到象眠山放牛,或到应米寺赶朝山会,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都要经过文星大桥。但不曾想到,这座桥还有不可小觑的历史和地位。它是茶马古道上的咽喉之桥,北通鹤庆县城、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西藏,南通下关、楚雄、昆明等地。当年,南来北往的马帮到此都要歇息,等卸掉全身的疲惫,才再去攀爬巍峨的象眠山,或再行走另一段美丽的征程。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修建这么一座桥,真的很容易,可在当时无任何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村民们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确实不得不让人敬佩和吃惊。据相关资料记载,文星大桥是在石匠刘友寿、田根裔等人的带领下,发挥全村人的力量,用黏米粥和石灰粉各半混合拌匀,把打凿好的石头紧密堆砌而成。其中石匠的凿功要好,否则难以将石头天衣无缝地对接在一起,搞不好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像文星大桥这样,桥身如此之宽、之长、之高的独孔大拱桥,在方圆百里实属少见。尽管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侵蚀,经历过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它依然稳固如初,依然魅力不减,可见先辈们的本领了得。

文星大桥不仅方便人们出行,还承载着难忘的历史记忆。红军长征路过鹤庆时就走过这座桥,而最让村里老人们记忆犹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桥上举行的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进鹤庆的场景。村民们在桥上用松树和柏树的枝桠扎了一座牌坊,上面插满鲜花和小红旗,两边的标语“共产党是核心,紧跟领袖毛泽东”和“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作主人”道出了村民们当时的心声。当解放军来到桥上,欢呼声就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村民们还把先前准备好的一筐筐花瓣一把一把地撒向解放军,以示爱戴之情。如今,虽然时隔数十年,但当年的幸福痕迹还依然留在老人们的眼角和心窝里。

我深知,村里的几辈子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绕不开故乡之桥,因为人生要抵达任何一个梦想,都必须经过文星大桥。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