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偶翻《唐诗鉴赏辞典》,发现初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咏史》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其中所借的典故“绨袍之赠”,不仅抒发了诗人未入仕途之前怀才不遇的感慨,更从侧面讴歌了战国时期两位名人须贾与范睢之间交情的纯真与伟大。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范睢原为魏大夫须贾门客,后因受辱入秦,拜为秦相;须贾出使秦国,范睢乔装打扮去见他;天寒,须贾见其衣敝单薄,“乃取其一绨袍以赠”。那么,何为“绨袍”?《说文》云:“绨,厚缯也。”本义是指古代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这种丝织品以丝线作“经”,以棉线作“纬”,通过织机加工而成,秦汉以来常用作袍料。不过这种袍料只能算是质量一般的衣物,与“狐袍”“貂袍”不可同日而语,《论语》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意思是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绨袍之美,美在朋友间,情深而义重。因“绨袍之赠”自古就被传为脍炙人口的美谈,后遂用“绨袍赠”“范叔袍”等,喻指不忘旧情或赠与寒士之物,其含义与“乐善好施”“雪中送炭”“解囊相助”“扶贫济困”等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岑参在《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一诗中便直抒胸臆:“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李白则在《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的尾句吟咏道:“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杜甫也有“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王阆州筵奉酬》)的喟叹……
绨袍之美,美在心胸中,崇高而厚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里,通过“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两句类比,巧妙地借用故旧之情,表达了封建社会开明官吏希望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在白居易的心中,“绨袍”就是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就是彪炳千秋的家国情怀,他甚至创作了一首名为《新制布裘》的诗歌来表达理想与抱负:“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很显然,“绨袍”与“布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有此情怀,实在是难能可贵!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一副有关“绨袍”的楹联:“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年相逢歧路,又肯忘樽酒绨袍。”上联突出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下联彰显关羽对曹操的情义,“ 一代武圣”的人格魅力在此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扩而言之,还有什么比人格魅力、比家国情怀更美的吗?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