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1
星期二 第1731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湾桥镇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市商务局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 满江街道满江、珠海社区正式设立 图片新闻 大理五中举办第十七届冬季运动会暨第十一届艺术节 大力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大力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 作者 杨本耀 2020 年 12 月 01 日 星期二 阅读:36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当前看,乡村村容村貌大变样,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但也存在思想认识有所偏差、传统美德有所滑坡、陈规陋习有所抬头、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征求民意、集聚民智,扎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筑牢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突出加强诚实守信教育,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力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农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创新乡村管理,将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唱响主旋律,形成新风尚。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院落、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结对帮扶方式培育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组织编纂村史村志,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乡村生活更具情感寄托。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大力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采取歌曲舞蹈、诗歌朗诵、器乐表演、绘画书法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组织文艺展演、文化演出、文艺培训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培育良好文明乡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乡贤群体示范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自律作用,抵制陈规陋习,纯正文明新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抓好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常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村民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注重典型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儿女”等创评活动,开展道德模范选树、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大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新风。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