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10月19
星期一 第1701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蒙化老家:生命的归宿与沉思 呜嘟之境 板栗,道不尽的深秋古韵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蒙化老家:生命的归宿与沉思

□ 作者 何永飞 2020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一 阅读:40

南诏古街,由北向南逛过去,穿过位于巍山古城中心的星拱楼,再往前走就来到了蒙化老家,原名“刘宅”。这是一座古老的宅院,分为前后两个院,进到里面,街道上的喧闹消失了,尘世的嘈杂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和惬意。

一位老人安详地坐在北边厢房的竹椅上,旁边的竹桌上摆着一壶茶、一盘葵花籽和一盘炒蚕豆。想着他就是这座宅院的主人,可一问才知不是,他已70多岁,“奉命”守在这里。他有两个任务:一是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历史文物遗产;二是来给这里参观的人当解说员,讲解这座宅子的建筑背景和理念,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做人之道。

眼前的这位老人可不一般,他叫杨光梁,是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在当地和业界的名气可不小。据了解,来过这座宅院的人有中央、省和各地方的政府领导,有北大、清华和美国很多大学的专家和学者,有普通的老百姓和游客,有老人也有孩子,他会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用现代观念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座宅院是巍山古城中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栋民宅,是刘家大马锅头刘介先所建的清末传统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为前店后院,宜商宜居。从大门进来,有一个方块小院,拐过二门延伸出一个条形的院,条院把住家和经商隔离,也把繁华闹市的喧嚣和生活的安静隔离。这座宅院跟有些地方的商院不一样,它处于古街的特定环境,要生存,也要利用这个空间经商,还要起居生活和修身养性。据了解,这座宅院不仅出商人,还出过抗战名将。刘介先的弟弟刘介眉和朱德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早年和朱德参加过护国运动。

据杨光梁说,从外面进来的前院有三方房子一堵墙,大理地区把那部分称为“三坊一照壁”,它的功能是采光。还有中国人喜欢吉祥的谐音,照,兆头好,能招财进宝;壁,能够辟邪。离开“三坊一照壁”,穿堂而过,就来到后面的四合院。四方房子组合起来,中间围着的这个大院子也叫天井。在四方房子交接的四个漏角又形成了四个天井,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大理地区把这部分建筑称为“四合五天井”。但这座宅院最稀奇之处是超越了“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建筑理念,形成了“四合六天井”的建筑格局。

这家主人在建筑“四合六天井”时遵循了一种风水理念。这座宅院到现在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与古城600多年的历史相比,实在很年轻。也就是说这座宅院在建盖时,周边早就有了房子,所以受到土地的限制,而它又要保持黄金比例,要大气,首先得解决土地不够用的问题。主人非常聪明,舍弃南边厢房的利益,使其变得很窄,打开房门,里面仅仅是70公分的过道。从外面看,这座房子七弯八拐,非常不规整,但是走进宅院来看,会发现这座房子非常规整。它在大面上遵循了华夏民族中心立体透视的审美情调。这样的四合院应该是走马串角楼,也就是说用一个楼梯把这个楼串起来,可由于南边的房子空间不够,有三座楼上不去,主人为此在漏角的院子里多架了一个楼梯。而这楼梯一架就把风水破坏了,院子里的气流被堵起来,主人只好非常巧妙地在多架出这个楼梯的两边又造了两个天井,所以就形成了“四合六天井”。

过去人们“谈风水色变”,有意把风水神秘化,加上一些装神弄鬼的程序来糊弄人们,结果从表面上就把风水学打到了封建迷信那边去。杨光梁说这有点委屈风水学了,他认为风水是我们的祖先总结了千百年的人居环境经验的一门科学,它以地球物理学为基准,融入了其他学科知识,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完全是以人为本,落脚点和最终目的是营造一个让人体健康成长,达到长寿的理想环境。风水学的关键是要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建筑上的生态文明。

杨光梁问道:“天上星星数不清,密密麻麻,特别是到了秋高气爽之际,星星撒满夜空,可有谁见过一颗星星与另外一颗星星打架和碰撞?”还未等笔者回答,他又接着说:“本人虚度年华,已经70多岁,还从来没听过星星打架和碰撞。那么多的星星为什么会相处得很和谐?就是因为他们有序,序又从哪儿来?就是有位,有位才有序,他们都在自己特定的轨道上运行,不会越位。”确实有道理,确实令人深思。

静静地坐在蒙化老家的宅院里,有一种舒适感、安全感,时间似乎停止了转动。抬头,鸽群欢快地飞过,云卷云舒,给人带来无尽遐想。要是雨天,聆听雨打屋檐的美妙声音,生命融入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肯定不知世间愁为何物。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