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知道了一种叫“呜嘟”的乐器。这种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幽深、哀婉、情深、意重,颇具穿透力,闭上眼睛倾听、玩赏、品味,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飘飘渺渺、无边无际,浩天瀚地中独留一己身形。
“呜嘟”原名“叫叽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牧童玩具。《嘉鱼县志》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相传这种乐器最初由牧童嬉戏时撮土而成,其音色自然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溯古通今,能较好地表现快速、变调、和音,尤善表现幽远飘逸、古朴深厚的意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呜嘟”吹出的声音,被喻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这种状如鱼形的乐器,透现出说不出的高雅神秘。这“鱼米之乡”的“鱼形”寓意,传递着一方水土一方人吉祥富庶的美好心愿。
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江堤与河床之间,有成片地长着蒲芦苇与青草的野洲,是放牛的好牧场,这里泥土湿润,粘性极强,其质地被形容成“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牧场与粘土,正是呜嘟——叫叽儿产生的温床。可以肯定地说,牧童,就是呜嘟最初的制作者。
叫叽儿制作很简单,随地抠一撮泥土,捏成棒槌状,内壁掏空,用芦苇杆子戳一个吹孔和出气孔,即成一个“单音叫叽儿”。若在内壁再捏一个间隔层,成为两个共鸣腔体,戳两个吹气孔和两个出气孔,即成一个能吹两个和音的“双音叫叽儿”。
牧童天未亮“赶露水草”放牛,或天色太晚披星牧归,相互看不清时,就吹起各自的叫叽儿,相互打招呼,相互壮胆。时间长了,谁的叫叽儿是什么样的声音,一听都知道。其中年纪稍大心智较强者,自然成了这群牧童的“头儿”。他认为要去哪里,玩什么或到什么地方去放牛,就用他的叫叽儿“发号施令”。牧童们聚在一起玩时,常“抛放”牛群,让其任意吃草,待要转移牧场或回家时,又各自以叫叽儿召唤同伴和自己的牛群。
叫叽儿到了成人手里,逐步演变,一些青年人会唱民歌,就用它吹民歌调,叫叽儿的音域不够用了,在他们手中逐渐被捏成鱼形,腔体扩大,增加了音孔,然后就有了“三音孔呜嘟”“六音孔呜嘟”。随之,叫叽儿音色起了变化,长音似“呜”,短音似“嘟”而得“呜嘟”之名。三音孔呜嘟音乐如哨,音域六度,可吹奏四个音。六音孔呜嘟音色明亮,音域九度,可吹七个音。
古呜嘟为泥土制作,工艺简单,难于流转,难以存世。现代呜嘟,鱼形中空,以泥土精心烧制而成,不断演变,腹背已达10多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倾听这种乐器,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不能自禁。
“呜嘟”除了声音特别,本身就拥有可以领悟的形态,可以意会的境界。摆放于书房,书房便拥有一份特别的韵致;置于案头,思绪便如江水奔涌而至,波来涛去、滚滚西流;放在唇边,教人感觉到的,何尝不是灵性美好、悠扬美妙的生活滋味?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