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0年9月2
星期三 第1673期

大理时讯理论实践 谋篇布局  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第3版:理论实践 PDF原版PDF下载

谋篇布局 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 作者 李志东 2020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三 阅读:87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明显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但疫情对大理的旅游文化、餐饮住宿、市场购物等聚集性、接触式行业冲击较大,传统消费和产业活动大幅收缩。今年内,省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助力文化旅游业复苏,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2020年4月省政府印发实施了《云南省支持文旅产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转型发展若干措施》,从五个方面聚焦疫情对文旅企业的重大影响、文旅大项目新业态的建设、新产品培育及文旅市场的回暖复苏。结合全州、全市和大理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对大理旅游产业及市场运行进行了分析。

一、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一)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是新常态下生态优先的根本选择。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之下,疫情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事实上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列入了中国宏伟的发展蓝图中,体现出了更宏大、更宽广的执政情怀和治理视野。大理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以大理旅游度假区发展为例,一方面,生态保护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日益重视、资源约束不断加剧,依靠拼土地资源、拼景点景区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如何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确保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增长,实现绿色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是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是顺应新趋势的必然选择。旅游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也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我们国家发展较快省份,一二三产业融合已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经探索出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旅游不仅仅是观光,产业也不仅仅是生产。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产业和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边界为了适应增长而日渐模糊或消失。现代旅游也不仅仅是开发一个景区、一个酒店,而是要掌握游客到来直至离开的整个消费环节。哪些环节是看点、亮点、买点和文旅企业的盈利点,政府职能部门要处理好市场和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市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对旅游文化生活需求,在方向上不断增长结构性调整作为决策依据,这样才能打造成为真正的产业链,以“文化+旅游+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引领旅游产业发展。

(三)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是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旅游革命”,先后把推进旅游市场整治、“一部手机游云南”和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等重点工作作为全省旅游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大理作为云南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大滇西旅游环线中的亮眼一环,是云南北进川藏,南接南亚、东南亚通道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云南省西北向“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迪庆”及西向“昆明—楚雄—大理—腾冲—瑞丽”两条旅游黄金线路交汇的中心城市,对云南旅游转型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在新时期州委、州政府以生态保护为根本,以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核心任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让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大理在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的基础上,增加旅游消费的智慧化建设,让文旅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等工作中发挥带动作用。

二、认真梳理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思路

201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8〕71号),提出“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目标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把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

在这里,我总结了近年来度假区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营商环境、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做法。

一是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了基础环境。建区以来,按照州市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累计投入38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区内主干道绿玉路、玉局路、学府路、弘圣路、苍山大道、苍洱大道、三塔北路等建设及管网改造,新建污水管道101.18公里,雨水管网65.99公里,先后在大理古城实施了绿玉小区、学府小区、文献小区、感通片区、影视城片区、三月街片区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区面积达21.78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约20.3平方公里,成为大理旅游的核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风貌整治,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南五里桥村小区化管理,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二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了投资环境。以政策为支撑,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投融资方面的优势,积极引进华侨城、云南白药等知名企业,着力破解资金筹措和融资难题。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质文化旅游、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类型项目先后落地度假区,不断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抓紧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建设杨丽萍大剧院、垒翠园、云南白药创意养生园、大理茶博院等文化旅游项目。

三是大力推动文化保护,优化了旅游环境。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古城古镇古村文化保护,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大理古城古民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大理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喜洲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构建起古城古镇保护管理体系。结合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古城古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风貌保护提升工作,修缮后的大理古城105号院、喜洲宝成府、杨焕南宅等已经开门营业,真正做到了古院落的活化利用,使百年历史老建筑焕发生机活力。在2018年、2019年大理古城、喜洲古镇两个特色小镇评为全省21个优秀特色小镇,并连续两年获得省级奖补资金,共计5亿元。大理古城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27.67亿元,喜洲古镇(白族)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约19.46亿元。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优化了服务环境。开创了“托管运营”的管理模式,将大理古城运营托管给大理古城华侨城公司,真正实现企业主体管理、政府考核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景区管理、游客接待、环境卫生等体系不断得到提升。强力整治旅游市场,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了“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理念。组建一支60人的旅游秩序综合监管队伍,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智慧大理”项目,对大理古城重点区域、大型旅游商店进行现场监督值守,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诱骗购物、不明码标价、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旅游市场总体上规范有序。

三、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大理旅游产业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努力让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人,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对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根据大理州旅游市场监管平台调度指挥中心的大数据平台显示:游客在大理的平均游览时间为1.7天,离业内专家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理想游览时间3天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发展空间与生态保护压力较大。苍山洱海片区是大理州为数不多的同时涉及洱海保护、海西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项目开发的矛盾突出、项目用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矛盾突出。

二是协调发展水平不高。文旅企业发展不协调,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一些文旅企业对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能力不强,还是依靠传统的项目建设、政策投融资等方式来发展。景区景点发展不协调,缺少核心景区集聚带动,空间规模不足,融合度不高,旅游资源几乎都是以山水、人文类为代表,没有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延伸发展,难以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需求,吸引力不大,体验性、度假性产品不够丰富。

三是缺少旅游转型发展的创新思维。有时还是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仍停留在依托山水资源来发展经济、无资源不谈发展的老思路,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这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壁垒。

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建议

如何推进旅游转型发展,我认为应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践行“五大理念”,做到思想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指导实践。就旅游产业转型发展而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好发展新路,首先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要求,组织度假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敢想敢干再出发”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企业业主自觉摒弃盲目建设等旧的发展观念,从思想上处理好发展“快”和“好”的关系,为产业转型升级、走好发展新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围绕旅游转型发展,做活产业发展。这次疫情倒逼了消费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升级,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的快速成长,以智慧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动能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大理的文化旅游不应是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而应是根据客源市场和本地条件进行落地性调整,以最易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的方式呈现。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规划引领,树立“生态+旅游”理念,严格落实《海西保护条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继续强化田园旅游,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和示范家庭农场,着力打造一批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把现代科技成果、“互联网+”、5G直播等新商业模式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建设一批好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精品酒店、民宿客栈,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打造主题景区、旅游演艺、度假旅居等转型方式将大理旅游故事化、体验化、生活化,使得在大理人文与自然被更加广泛的理解和保护。同时,应加强旅游产品开发,认真研究具有大理特色的文创产品,在旅游淡季利用策划旅游文化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捕捉和吸引大众对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三是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4家国家旅游度假区,2015年、2017年已分两批推出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以现有30家国家级度假区为引领、460余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根据文旅部数据,2018年全年国家级度假区接待总人数9667.54万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626.86亿元;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总人数10.84亿次,旅游接待总收入4818.98亿元。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度假区全力开展大理古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相关申报材料已向省文旅厅报送,并逐级上报国家文旅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旅游新需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四是真正实现“旅游+”发展模式。放眼中外,“旅游+”普遍存在,比如迪士尼,在大规模融入卡通IP的基础上向外扩张电影、商贸等产业链;瑞士达沃斯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滑雪度假小镇,后来延伸出了世界经济论坛为依托的会展名城,中国乌镇延伸出了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小镇等等,大理完全有潜力通过旅游的基本动能激活“城镇化、互联网”等其他要素,形成整合效应,逆向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三)围绕提升质量和效益,做大项目建设。产业规模的扩大、结构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改进、品牌的塑造,都需要依托项目、企业去实现。用项目壮大文化旅游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抓住国家、省、州、市对新型城镇化、洱海保护与治理、特色小镇、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资金政策支持,积极谋划、储备、包装一批符合上级资金投向、带动性强的项目。

(四)围绕专题教育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工作作风建设是推进大理旅游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州、市党委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敢想敢干再出发”活动,就是要把干部的工作作风转变过来,不能再当“期待者、旁观者”,而是要争当大理发展的破局者、领航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本领恐慌意识、超越意识、学习进取意识、合作团结意识、奉献服务意识、统筹谋划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言必行、行必果。要抓住旅游工作关键、找准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用实干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好制约大理旅游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