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尤其是夏日里,清凉的水就成为了心身的期盼。若居住附近有水,即使不过是不大的一池静水也好。若是水中再养着莲,莲叶田田,一朵朵莲花亭亭静然,闲暇无事或者燥热烦闷时前往流连,既消去了暑热又欣赏了风景,静心又养心。那真是人生难得的清福,上上善了。
这是从龙潭湖公园回来后一直念念于心的感触。龙潭湖在二环,我在近五环,虽在一城,到今年才得领略湖上风光。其建于五十年代,由梁思成先生提议而建并为之命名。园中以水景为胜,在绿树成荫中绕着碧湖缓缓而行,悠闲清怡,果是大家手笔。
行至南湖边,竟然遇上了清心的莲花。这真是大惊喜。不是一进门就夺去你的视线,而是给足你徜徉的时间后再与你安静地相见。它就待在自己该待的地方,就那样云淡风轻地静好地等着你,等着懂它的知己。
那是我见过的最阔大的莲叶了,擎擎如翠盖一样舒展端然着,又密密地连在一起。高高低低间,一色的青碧里莲的尖尖花苞已然亭亭,有蜻蜓立于上,不慌不忙。我们看莲看蜻蜓,它们似乎也是在看着我们。想起最近教孩子背的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时之间心里眼中漾满了诗情画意。转身时却看到一朵莲花在静静开着粉色的花瓣,那样的莲粉是尘世间最干净的粉色,令人心神俱静。
湖上有回环亭阁,那莲就绕着亭阁而生。亭间的回廊弯弯曲曲,每停留一处,都可以感受到莲的别样风情。有一种心情却总是一样,那就是面对湖中的静水莲花,凡尘杂念都躲了起来。游人很多,并不觉得吵乱。大家都凝神屏声地望着湖中的莲清洗尘心。更没有人拿着手机、相机像在其他景点那样“啪啪”照相,莲的美不在镜头中,而是留在了人的心里。
走下石桥,十来步之后,抬头,看到一女子临湖支着画板,对着一湖莲在静静画。有行人停下来看,她亦淡然自若、不惊不慌,一笔一划都是莲的姿态。女子不年轻了,人到中年,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她穿着宽大的棉麻长裙,洁白的底子上开着几朵粉色的莲花。发髻轻挽,簪子上玉莲花映着阳光益发温润如水。比好看的年轻女子多了岁月沉淀的稳稳风致。
湖边不远处有椅子,我们坐在那里看那女子画莲。她画画的样子很美,是徐志摩笔下的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湖边画莲的她是画中莲,亦是尘间世中一朵静美的禅意水莲花。
我居住的附近有公园,树荫晴柔,趣味十足,却不照水。因为无水可照,也无莲花可赏。傍晚绕着园子散步的时候,我喜爱听着禅意歌者刘珂矣的那些歌:《忘尘谷》《缥缃醉》《半壶纱》《一袖云》等等,它们是一朵朵清净的莲花,让人心轻松宁静而忘尘烦。如《半壶纱》中所唱:“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莲花祈祷。”
网上看到很多刘珂矣的资料,有一段文字说她最是妥当:“刘珂矣是一个神奇的女子,她每一首歌都如此精致完美,每一套照片都意境盎然,每一首词都颇具韵意,如此刻苦如此认真的作风真的不多见,禅意中国风,很贴切自我定位,与一般的古风歌手不同,每首歌曲都是可以循环的典范。”
她的歌就像一朵朵开在水上的莲花,每一朵都是美好,都是静寂,都是禅心。
胡兰成有一本书叫《禅是一枝花》,这花就是莲花。若一个人在光阴的流转里,越活越像一朵安静的禅意水莲花,不仅清自家之心,也让别人清净安然,那才是上上善的福气吧。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