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坚定不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历史性进展。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我市的城市交通问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解决城市生态环保问题,加快改善环境质量,使我市美誉度持续提升,市民“宜业宜居城市”的归宿感日益增强。
近年来,我市完成大理机场应急增容改扩建,新开航线4条,大瑞、大临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楚大复线、大南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稳步开展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整治,下关七小、下关四小过街天桥等解堵项目顺利竣工,公交分担率提高到24%,完成ETC推广任务。实施洱河北路贯通、城市中压燃气管道敷设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筹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区改建,沙河埂、林业局车队片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保障性安居房2179套,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扩翻”1.02万平方米。查处中心城区违法违规建设974户、1.04万平方米。推进主城区绿化环卫市场化运作,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厕17座,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4个。出台文明行为促进办法、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城镇养犬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行“街巷长制”等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机制,“车让人·礼让斑马线”“幸福大理·微笑生活”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我市将以城市更新为重点,努力在提升宜居品质上求突破。提升城乡规划水平。按照国际一流城市标准,加强与世界知名团队合作,高水平、高起点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创新规划理念,注重水系与城市的关系,区域化、品质化、特色化定位各片区功能,优化城乡设计,充分展示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着力提升都市、森林和生态旅游品质。
同时,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推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大凤路、大丽路等路域环境整治,城中村大整治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攻坚,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用足用活市场化手段,强化城市保洁、绿化管养,不断提升花化、绿化、亮化工作水平。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倡导健康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记者 马元娟 郭鹏昌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