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花开了,树绿了,极适合出去走走。此时,人们或聚亲约友,乘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或围坐野宴,抵暮而归,共享人间之乐。
寂寞了一个冬天的草地,如今又重新被鲜花覆盖,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洋洋洒洒落下来。如果在郊外度过这样暖洋洋的一个下午,是何等的惬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赏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赏春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古人赏春,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白居易在《钱唐湖春行》里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仿佛人身临其境了。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
自唐后,宋代的踏青春游愈加盛行。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赏春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赏春,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出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全文46句,内却嵌入了54个“春”字,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谓描尽踏青时的美好风光。
诗中赏春,还有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苏轼的“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宵一刻值千金”,白居易的“春风春水一时来”“春来江水绿如蓝”,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李华的“春色一路鸟空啼”,韩愈的“草树知春不久归”,卢仝的“春度春归无限春”等等,仿佛使人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无限春光春色之中。
“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家人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级,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更能使人胸怀开阔!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