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31
星期二 第1509期

大理时讯专栏 明日之湖

第3版:专栏 PDF原版PDF下载

明日之湖

——青年作家北雁环洱海田野调查笔记之三十五

2019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二 阅读:19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晴

深江与沙村

下新邑往南是深江村,一条水沟过后,路分为两股,一边是绕村而过的环海西路,一边是进村的路,我当然选择了后者。有时候我也在惊叹这一种选择背后的小庆幸,洱海周边村落人口众多,密织的街巷就如同我们身上密布的血管,然而每次出行,我都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或者即便可以左右来回,却也常常不能尽览一切。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匆匆的时光过客,无法看到朝前的或是往后的洱海,所以不论走在哪一条路上,都有无数的风景隐在后面。但我却感激这种选择中暗暗潜隐的缘份,并且相信我见到的便是自己的全部。记得张炜在《古船》中写道:“做人、过生活,有一千样巧妙门径,咱才走通了多少?”的确,这样的行走和所见,何尝不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朝洱海方向前行,走过两三个家门,就向南走进村子,在这里可以看到洱海与村落之间的一大片菜地,大大小小,层层交错。烈日之下,放学回家的女学生也蹲在田里帮农摘收,一把轻便的雨伞架在脖间,留下一个清晰可人的背影;两个老农耐不住腰疼,一起走到硕果压枝的梨树下乘凉,推让着一缸酽茶一起大声调侃;不远的路上,不知是谁家听话的小孙女已经送来了茶水和午饭……眼前如此动人的一幅村落图景,我在其中亦有一种鸟入丛林般的亲切。让我沉醉的还有不远处曲折的湖湾,没有村房和树木的遮挡,我能清楚地看到一角灰蓝的湖水。

进村之后,两边的房舍把小路挤得有些窄小,一条清瘦的河水极是清澈,水泥桥下面,有菜农正躬着腰洗菜,拨弄出哗哗的水响。我很快就走过了小桥,又听见一阵哗哗的声音,我透过一扇半掩的大门看到,里面有四个老头正围着桌子,搓着麻将一起消磨着平淡的下午时光。此时鼻子里钻入一股草叶香的味道,果然往前不多,就发现一户人家正在做着法事,带着心灵的寄托,祈愿一门子的平安吉顺。巷道里,我前面走着一位老奶奶,背着沉沉的菜篮子从田里回来,巷道窄小,我好不容易才超过了她,并转过身来给她照了一张相,结果被她发现了,却不生气,也不含羞,照样大大方方地走路,跟我说怕是照得难看了,我慌慌张张地含糊其辞,又偷偷地按了一下快门。她问我何来?又将去向何方?我告诉她要去海舌。她便热忱地给我指路,说前面是沙村,沙村过后就是海舌。因彼此口音相近,她的回答让我想起了热情开朗的母亲。

一次次与人问答,我始终觉得大理白族人是最开朗豁达的,不论老少,即便发现你举着手机给他们照相,也绝不矜持怕羞,相反还会把他们认为最自然得体的表情展露给你。同样的情况,换一个场景便可能适得其反。在此之前,我曾在云南大地的许多古村落行走,有几次举着相机拍照,却引来当事人的咒骂之声。特别有一次我发现一个赶马的妇女从村心穿过,知道我们几个人在前方路口举好了相机,她就在村道里停了十多分钟不愿出来,直到我们失去耐性离开,才又听到村道里重新响起清脆的马铃声。

答谢老奶奶后绕出村子,她淡若轻风的一句指引,我却走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深江村和沙村之间隔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湾,周围的房舍挡去了大风的吹拂,水面十分平静,自然弯曲的湖岸被湿地包围,蓝天白云和村光树影一起倒映水中,白墙青瓦,伴着湖岸的萋萋芳草,组成了一幅秀美的水乡图卷。其实洱海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首清新隽永的田园诗,一幅色泽清晰的水墨画,一个让人迷醉的小江湖。密密麻麻的房舍布满湖湾,将两个村子连在了一起,在一块人工湿地的标识牌上,我惊讶地看到,深江村有200户人家,但相对于沙村仅是个小村,因为沙村有1200多户。绕到湖湾对面,湖面倒映的田园又成了另一种情境,如同一面剖开的大理石,一个切面的两边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幅图景。我知道沙村沿岸就是著名影片《五朵金花》的外景拍摄地,影片中的湖岸沙滩,依旧清晰可见,只是如今时过景迁,立满湖岸的大小客栈,让洱海再没有往日那么秀美妩媚了。

路到拐角,围合湖湾的小半岛上,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院落,按图索骥,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鱼鹰表演的景点。最多五年前,洱海的鱼鹰捕鱼景观曾名躁一时,包括央视在内,许多地方卫视都曾作过密集的报道。洱海边一时游人如织,渐而就似今天沿湖的花园和客栈一般,许多鱼鹰表演场点如同雨后春笋,届于洱海水质保护的压力,地方政府取消了这个项目,洱海方才得以宁静片刻。后来我在老家洱源的西湖看到了鱼鹰,远远地划着小船过去,就能看到一个渔民在靠岸的船头用长篙托起一只鱼鹰,邀人前去拍照。只见它们多为白色或是麻灰色,打开厚实的翅膀,果然十分英气。我想它就是洱海鱼水文化的一种重要见证,可这种灵性十足并且让人充满敬畏的水中精灵,如今却被打上了沉重的商业烙印。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却是鱼鹰之后急剧涌现的客栈和花园,在这个充满浮躁和暴戾的时代,生态治理竟如同打地鼠一般充满折腾,这边打下去那里又冒出来,我担心洱海怕是再也回不到昨天的宁静了。

进入沙村后,一眼就能看到从村心流过的万花溪,这条苍山十八溪中最富诗意的河流,沿途美景迭生。在当地曾有一个《龙王分水》的故事流传,说万花龙王背了个竹箩子到苍山花甸坝与阳溪龙王分水,结果背了一竹箩水回来,就漏得满喜洲都是,因而也就导致了万花溪的支离破碎。可此时万花溪流量却很大,而且水流清澈。在入海口,有一些穿着防水裤的工人正在用石头铺河底。水流的清明澈亮,很大原因是让河底的沙石衬映的。可叹的是万花溪照样成了一条家化的河流,河岸不知在多少年前便砌成了“三面光”,对岸的人家就在河上面横架一座座水泥桥。沿路一边的河岸被砌上花坛,种上矮柏和花草。太阳太晒,工人们便如同面壁一般,呈一字型坐到路边的墙沿下休息。孩子们则脱掉长裤,闯到水里,寻找一丝清凉,闯过一段水后便在尖叫声中回到村巷,留下两行弯弯斜斜的湿印。

沙村很大。据说这是洱海西岸仅次于周城和小邑庄的人口大村。我从北边一条村道进村,走不远就见到一座气派宏伟的寺庙,路对面则是开阔的小学校园。前方村道弯折处,则是一块很大的照壁,中心一块大理石碑上记述了上世纪末全村人集资修路的事件,并在碑文篇首详细提及沙村的地理风貌,停足将之读完,我方始知道白族人有着怎样丰富的智慧与想象。据碑文所载,沙村村前便是海舌,但它却由南向北与洱源的河尾约会。好一个“约会”用得妙绝啊!河尾即洱海最大的源流弥苴河的入海口,而海舌却是一个蛇形的沙洲,一水一土,一阴一阳,让人不由得佩服先民如此精妙的联想。

石碑用很简练的文字,描述了沙村之美:“东有海舌如奔,西有万花溪穿村而过,龙湖在南,洱海在北,湖光海色之中的沙村,有如隔世桃源……”然而短短几十年过去,不只沙村,包括整个洱海流域的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比如今天许多村落之间早不存在的距离,再比如现今已是雨水缠绵的季节,却还有那几条干涸的溪流,包括这碑文上提及的龙湖,我记得白族学者赵勤曾写过一篇很精美的文章《喜洲龙湖旧事》,其中写到了龙湖左近的村落旧况以及湖光海色之中曾有的文人集会,读来的确给人一种“兰亭集会”的盛状。但文至结尾,他却无不遗憾地写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掀起了围海造田,把龙湖岸边茂密的树林、芦苇砍的砍、烧的烧,龙湖的水被抽干或填埋而变成水田……”那么多美好的场景,只能如同飘渺的星点,成为老人大脑中最遥远的记忆。我们总不能让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留在脑海里和书本里。无论是谁,他心目中的家园都应该有种舒适感,而并非一个储存在大脑的抽象概念。

绕过刚才停足的照壁,就是人流密集的村集,大约两三百米的街道,两边全是铺面,数量之多和品类之杂,让人恍若置身于某个热闹的城市街角。在洱海之边,我曾不止一次邂逅这样的村落集市。我始终认为,白族人是最具经商头脑的,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我有一个初中的同学,中专毕业后就娶了他的同班同学,从此成了沙村的女婿,早年我们一起在乡下教书,他有时会给我聊起沙村这边的情况,我大略地知道,包括他大姨子在内的许多沙村人,成年都在下关买卖鱼虾、蔬菜或是做其他生意,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但通过自己的勤俭苦干,很快就都在城里买了房子,而且买卖越做越大,有的依旧守着老本行,有的已经扩张到了建材、建筑、旅游、餐饮、运输等多个行业。

沙村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有种极好的印象,不仅是因为同学在这里娶到了媳妇,更主要的是当时中专毕业时,我在洱海一条游船上当了一个月的实习导游,带我的师傅就是一个来自沙村的青年水手,洱海碧波之上,身上一套亮白的水手服总是十分抢眼,他似乎每天都洗头,一个偏分头在经年不断的湖风中显得十分柔顺,好似香港功夫片里的刘德华一般。他待人真诚,又特别乐于助人,对我极是照顾。可惜分别后就再没联系,后来我隐约听人说起他在不久之后就转到其他行业,很快也就成为“成功人士”了。

可见,洱海不仅是我们的心灵家园,还是我们创业的福地、成功的乐土!对于习惯索取的我们,又该怎样回馈洱海?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晴

深江与沙村

下新邑往南是深江村,一条水沟过后,路分为两股,一边是绕村而过的环海西路,一边是进村的路,我当然选择了后者。有时候我也在惊叹这一种选择背后的小庆幸,洱海周边村落人口众多,密织的街巷就如同我们身上密布的血管,然而每次出行,我都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或者即便可以左右来回,却也常常不能尽览一切。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匆匆的时光过客,无法看到朝前的或是往后的洱海,所以不论走在哪一条路上,都有无数的风景隐在后面。但我却感激这种选择中暗暗潜隐的缘份,并且相信我见到的便是自己的全部。记得张炜在《古船》中写道:“做人、过生活,有一千样巧妙门径,咱才走通了多少?”的确,这样的行走和所见,何尝不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朝洱海方向前行,走过两三个家门,就向南走进村子,在这里可以看到洱海与村落之间的一大片菜地,大大小小,层层交错。烈日之下,放学回家的女学生也蹲在田里帮农摘收,一把轻便的雨伞架在脖间,留下一个清晰可人的背影;两个老农耐不住腰疼,一起走到硕果压枝的梨树下乘凉,推让着一缸酽茶一起大声调侃;不远的路上,不知是谁家听话的小孙女已经送来了茶水和午饭……眼前如此动人的一幅村落图景,我在其中亦有一种鸟入丛林般的亲切。让我沉醉的还有不远处曲折的湖湾,没有村房和树木的遮挡,我能清楚地看到一角灰蓝的湖水。

进村之后,两边的房舍把小路挤得有些窄小,一条清瘦的河水极是清澈,水泥桥下面,有菜农正躬着腰洗菜,拨弄出哗哗的水响。我很快就走过了小桥,又听见一阵哗哗的声音,我透过一扇半掩的大门看到,里面有四个老头正围着桌子,搓着麻将一起消磨着平淡的下午时光。此时鼻子里钻入一股草叶香的味道,果然往前不多,就发现一户人家正在做着法事,带着心灵的寄托,祈愿一门子的平安吉顺。巷道里,我前面走着一位老奶奶,背着沉沉的菜篮子从田里回来,巷道窄小,我好不容易才超过了她,并转过身来给她照了一张相,结果被她发现了,却不生气,也不含羞,照样大大方方地走路,跟我说怕是照得难看了,我慌慌张张地含糊其辞,又偷偷地按了一下快门。她问我何来?又将去向何方?我告诉她要去海舌。她便热忱地给我指路,说前面是沙村,沙村过后就是海舌。因彼此口音相近,她的回答让我想起了热情开朗的母亲。

一次次与人问答,我始终觉得大理白族人是最开朗豁达的,不论老少,即便发现你举着手机给他们照相,也绝不矜持怕羞,相反还会把他们认为最自然得体的表情展露给你。同样的情况,换一个场景便可能适得其反。在此之前,我曾在云南大地的许多古村落行走,有几次举着相机拍照,却引来当事人的咒骂之声。特别有一次我发现一个赶马的妇女从村心穿过,知道我们几个人在前方路口举好了相机,她就在村道里停了十多分钟不愿出来,直到我们失去耐性离开,才又听到村道里重新响起清脆的马铃声。

答谢老奶奶后绕出村子,她淡若轻风的一句指引,我却走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深江村和沙村之间隔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湾,周围的房舍挡去了大风的吹拂,水面十分平静,自然弯曲的湖岸被湿地包围,蓝天白云和村光树影一起倒映水中,白墙青瓦,伴着湖岸的萋萋芳草,组成了一幅秀美的水乡图卷。其实洱海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首清新隽永的田园诗,一幅色泽清晰的水墨画,一个让人迷醉的小江湖。密密麻麻的房舍布满湖湾,将两个村子连在了一起,在一块人工湿地的标识牌上,我惊讶地看到,深江村有200户人家,但相对于沙村仅是个小村,因为沙村有1200多户。绕到湖湾对面,湖面倒映的田园又成了另一种情境,如同一面剖开的大理石,一个切面的两边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幅图景。我知道沙村沿岸就是著名影片《五朵金花》的外景拍摄地,影片中的湖岸沙滩,依旧清晰可见,只是如今时过景迁,立满湖岸的大小客栈,让洱海再没有往日那么秀美妩媚了。

路到拐角,围合湖湾的小半岛上,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院落,按图索骥,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鱼鹰表演的景点。最多五年前,洱海的鱼鹰捕鱼景观曾名躁一时,包括央视在内,许多地方卫视都曾作过密集的报道。洱海边一时游人如织,渐而就似今天沿湖的花园和客栈一般,许多鱼鹰表演场点如同雨后春笋,届于洱海水质保护的压力,地方政府取消了这个项目,洱海方才得以宁静片刻。后来我在老家洱源的西湖看到了鱼鹰,远远地划着小船过去,就能看到一个渔民在靠岸的船头用长篙托起一只鱼鹰,邀人前去拍照。只见它们多为白色或是麻灰色,打开厚实的翅膀,果然十分英气。我想它就是洱海鱼水文化的一种重要见证,可这种灵性十足并且让人充满敬畏的水中精灵,如今却被打上了沉重的商业烙印。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却是鱼鹰之后急剧涌现的客栈和花园,在这个充满浮躁和暴戾的时代,生态治理竟如同打地鼠一般充满折腾,这边打下去那里又冒出来,我担心洱海怕是再也回不到昨天的宁静了。

进入沙村后,一眼就能看到从村心流过的万花溪,这条苍山十八溪中最富诗意的河流,沿途美景迭生。在当地曾有一个《龙王分水》的故事流传,说万花龙王背了个竹箩子到苍山花甸坝与阳溪龙王分水,结果背了一竹箩水回来,就漏得满喜洲都是,因而也就导致了万花溪的支离破碎。可此时万花溪流量却很大,而且水流清澈。在入海口,有一些穿着防水裤的工人正在用石头铺河底。水流的清明澈亮,很大原因是让河底的沙石衬映的。可叹的是万花溪照样成了一条家化的河流,河岸不知在多少年前便砌成了“三面光”,对岸的人家就在河上面横架一座座水泥桥。沿路一边的河岸被砌上花坛,种上矮柏和花草。太阳太晒,工人们便如同面壁一般,呈一字型坐到路边的墙沿下休息。孩子们则脱掉长裤,闯到水里,寻找一丝清凉,闯过一段水后便在尖叫声中回到村巷,留下两行弯弯斜斜的湿印。

沙村很大。据说这是洱海西岸仅次于周城和小邑庄的人口大村。我从北边一条村道进村,走不远就见到一座气派宏伟的寺庙,路对面则是开阔的小学校园。前方村道弯折处,则是一块很大的照壁,中心一块大理石碑上记述了上世纪末全村人集资修路的事件,并在碑文篇首详细提及沙村的地理风貌,停足将之读完,我方始知道白族人有着怎样丰富的智慧与想象。据碑文所载,沙村村前便是海舌,但它却由南向北与洱源的河尾约会。好一个“约会”用得妙绝啊!河尾即洱海最大的源流弥苴河的入海口,而海舌却是一个蛇形的沙洲,一水一土,一阴一阳,让人不由得佩服先民如此精妙的联想。

石碑用很简练的文字,描述了沙村之美:“东有海舌如奔,西有万花溪穿村而过,龙湖在南,洱海在北,湖光海色之中的沙村,有如隔世桃源……”然而短短几十年过去,不只沙村,包括整个洱海流域的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比如今天许多村落之间早不存在的距离,再比如现今已是雨水缠绵的季节,却还有那几条干涸的溪流,包括这碑文上提及的龙湖,我记得白族学者赵勤曾写过一篇很精美的文章《喜洲龙湖旧事》,其中写到了龙湖左近的村落旧况以及湖光海色之中曾有的文人集会,读来的确给人一种“兰亭集会”的盛状。但文至结尾,他却无不遗憾地写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掀起了围海造田,把龙湖岸边茂密的树林、芦苇砍的砍、烧的烧,龙湖的水被抽干或填埋而变成水田……”那么多美好的场景,只能如同飘渺的星点,成为老人大脑中最遥远的记忆。我们总不能让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留在脑海里和书本里。无论是谁,他心目中的家园都应该有种舒适感,而并非一个储存在大脑的抽象概念。

绕过刚才停足的照壁,就是人流密集的村集,大约两三百米的街道,两边全是铺面,数量之多和品类之杂,让人恍若置身于某个热闹的城市街角。在洱海之边,我曾不止一次邂逅这样的村落集市。我始终认为,白族人是最具经商头脑的,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我有一个初中的同学,中专毕业后就娶了他的同班同学,从此成了沙村的女婿,早年我们一起在乡下教书,他有时会给我聊起沙村这边的情况,我大略地知道,包括他大姨子在内的许多沙村人,成年都在下关买卖鱼虾、蔬菜或是做其他生意,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但通过自己的勤俭苦干,很快就都在城里买了房子,而且买卖越做越大,有的依旧守着老本行,有的已经扩张到了建材、建筑、旅游、餐饮、运输等多个行业。

沙村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有种极好的印象,不仅是因为同学在这里娶到了媳妇,更主要的是当时中专毕业时,我在洱海一条游船上当了一个月的实习导游,带我的师傅就是一个来自沙村的青年水手,洱海碧波之上,身上一套亮白的水手服总是十分抢眼,他似乎每天都洗头,一个偏分头在经年不断的湖风中显得十分柔顺,好似香港功夫片里的刘德华一般。他待人真诚,又特别乐于助人,对我极是照顾。可惜分别后就再没联系,后来我隐约听人说起他在不久之后就转到其他行业,很快也就成为“成功人士”了。

可见,洱海不仅是我们的心灵家园,还是我们创业的福地、成功的乐土!对于习惯索取的我们,又该怎样回馈洱海?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