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9年7月30
星期二 第1406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明日之湖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明日之湖

——青年作家北雁环洱海田野调查笔记之十八

2019 年 07 月 30 日 星期二 阅读:25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阴有小雨

龙凤村往北

找不到路的时候,我只能继续来到湖边:因为只有来到湖边才不会迷失!也许这就是海边渔村的本质和初心。

这是一个属于花开的季节,小巷里飘满了金银花和缅桂的幽香,时不时地又会有一两道古朴的大门在眼前赫然出现,从半掩的门缝中可以看见里面新潮的房子,不知是大门来不及拆去还是主人故意这么留着,显现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流连?我在巷道中看见一对老人,紧紧相依地驾一辆窄小的三轮电动车徐徐前行,妇人腿脚行动不便,男的便对她关心有加,或许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就这么过来了,此时不知说到什么贴心话,彼此都笑逐颜开。如今洱海之畔的村落,在年轻人也学会了纹身、美甲、烫头、抽烟、酗酒和飙车等等许多与传统风尚格格不入的举止行为时,这样的场景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动。

村舍稀疏了下来,湖边终于显现一小块仅存的菜地,在明朗的阳光下,各种作物悄然健长,从三个方向拥来的房子却将之夹围成一个形如湖港的窄长地带,我不知这样的原貌还能维持多久?缺少水源,以及人们建房的冲动,让洱海沿岸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可能朝不保夕。一个颇有田园意境的客栈隐在路边,门壁上打上了这样的广告:“据不完全统计,很多人在本店消费后影响很大,恋爱成功了,奖金翻倍了,合同签成了,职位提升了,好运爆棚了,心想事成了。”的确,湖畔的旅游经济有多兴旺,就让每一块幸存的土田存在多大的风险。村民们会有多不尽数的理由,让整个湖岸都盖满房子。

顺着湖边湿地往北,原来小邑庄村前的湿地一直缠绵到此,蝶舞纷飞的花草之间,有水鸟扑动的翅膀和昆虫的鸣唱,夏日的脚步临近,洱海之畔的湿地已经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龙凤村里几幅意境宏阔的壁画,从落款可见又是好友云鹤的手笔,画家细腻的笔力再现了曾经的美丽渔港,现在却停满了各种游艇,古朴的笔墨也便成了另类的乡愁与旧日怀想。渔港之岸,是一条可以步行的小径。直到现在,我才发觉洱海边留有一条可以步行的小路是件多么美妙的事,至少它能抵制那些蠢蠢欲动的欲望,让所有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从洱海边走过。

出村的路上,有许多冷饮摊点和小吃,小贩们顶着太阳伞,在家门口做起了买卖。泡梨、凉粉、凉虾和烤串,在这里就有最好的市场。洱海周边的白族人素以经商闻名,特别是清末民初时的下关、大理和喜洲,曾出过许多著名的儒商,而他们的声名也随旧日的茶马古道一起远播四方,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他们甚至将生意做到了昆明、成都、重庆、汉口、南京、上海、香港,以及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和印度等周边诸国。生意兴隆之年,他们不浪费、不骄奢,在认真教习子弟的同时,乐善好施,热衷公益,兴学校、建医院、修电站、架桥梁,造福一方百姓;在抗战年月,他们动辄捐飞机大炮,全力救亡图存,甚至还将华中大学、西南联大等著名高校引入大理办学,潜心弘扬文化、支持地方教育,在苍洱大地厚植文化基因。如今洱海周边的人们依旧擅长经商,但今日的子孙却未必能像早前的先祖那样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坚韧隐忍,之所以也能如此财运亨通,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并且打开了道路,在一个个曾经无比封闭的水边渔村前开放了一面令世人备加青睐的洱海,从此不必像先辈那样赶马牵骡,风餐露宿,进川藏、走夷方、下南洋、渡无毛,守在家门口开个小摊小店,便可坐享富足安逸的生活。

沿路的小摊让游人频频光顾。湖边的柳荫下,有一对坐在树下的年轻人正在大快朵颐,我却担心他们又把垃圾顺手丢在湖边。前两天带一位北京朋友到了巍山,回来后他说感觉很好,我不甚明白,追问再三,他说巍山大约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不卖臭豆腐的古城。我此时也在思考,我们的洱海是否也能够在种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她独有的芬芳?

湖上面居然有直升机飞过,聒躁的螺旋桨声让人有些心烦意乱。在整个冬春季节,洱海甚至还扮演了滇西林区庇护神的角色。记得好几次附近林区着火,便有几架直升机直接来洱海里吊水救火,因为方圆几十公里内,似乎真没有比洱海更大更安全的取水点了。记得有几次我曾亲眼看到直升机到洱海里吊水,螺旋桨扇动的强大气流似乎已把湖面震得支离破碎。开初湖边还聚着许多人围观,后来见多了也就不再惊讶,只是彼此间会戏谑地问上一声:又是哪个疯子把山林点着了?在所有人的意念中,作恶的似乎永远都是那个要不到工钱的打工仔,回来后感觉生活无望,便残忍地杀死妻女后把林子点着了。

往北,继续往北。隔不远就是下鸡邑,村口有桃溪。过不久又碰上了梅溪和马久邑。之后还看到了隐仙溪与白塔邑。短短两公里多的行程,村庄和溪水都挨得很近,我居然都没办法停下来细细察看一番,也不知道几条河中是否还有残存的溪水?我一直觉得这一段旅程是洱海西岸风景最佳的地带,却无法在拥挤不堪的车辆和人流中停下脚步,喧吵、拥挤、尾气、鸣笛,所有这一切都让我心烦意乱。我想这也许正是洱海之畔最肮脏和充满铜臭的所在。

村两边有交错出现的人工花园,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培育的花朵在阳光下争相怒放,如同罂粟花一样美丽诱人,但蜂拥而至的不是彩蝶和蜜蜂,而是从早到晚源源不断的游人和车辆。每至村口,就有生意人摆摊设点,贩卖各种水果、冷饮、零食、小吃、扎染衣帽、太阳镜和廉价的旅游纪念品,还有人不断地拉你去他的私家房顶拍照。我曾多次来过这里,在冬春两季海鸥光临的时节,每天游人如织的场景,绝不逊于“五一”和“三月街”叠加“小长假”的今天。但让人心烦的是沿途挤攘的人群里,一直会有人缠着向你兜售喂鸟的饼干,以及一圈圈佩有几朵小花的头饰。

这个渔村因为洱海和越冬水鸟一时闻名了。可在其他村落或者就在隔得不远的村心,那些稍有年岁的老人一提及,都会一脸不屑:“神气什么?在当年就是最偏僻的坎坎角角,只有村里最没志气的才被分到那地!”然而事实却百分百地对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铁理,这块曾经无人居住的临水湿洼地带,如今却是可以一览无余、眺望整个洱海的最佳位置;是如同赶集一般的游客扎堆挤向柳堤的湖岸,然后一起用手机、相机和航拍器,长枪短炮贪婪捕捉的地点;也是几个所谓的音乐人提着超高分贝音箱、用不知廉耻的鬼哭狼嚎制造噪声的所在;还是外地人停下车后用儿子的金箍棒打死水鸟的罪恶之地;更是无视狭窄路段让几十辆吉普车沿途停下,肆意让几个香肩裸露、低胸长腿的女人拍照的海岸;还是水边人家肆意改变大理人民引以自豪的青瓦白墙传统民居,取而代之全西式立窗阳台和挂满透明卵形玻璃吊篮的联排客栈,却还自始至终夜夜爆满的村落。我真是痛心,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最温情母性的洱海被一下子丑化成如此一个不堪入目的地域。

我出门的机会不多,但有些地方我却始终流连得很。如果说上海是因为19世纪以来的率先开放,在中西文化并存和碰撞的特殊背景下形成迥异寻常的外滩欧式建筑群,天津则因为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成为日后的“万国建筑博物馆”,青岛是因为特殊的历史而形成了德式建筑风格的话,那么洱海周边,象征着我们民族特质的建筑就应该是“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小院,那是我们民族的自信之源。据说在大理古城,即便是“洋人”聚集成堆的“红龙井”,亦不准纵夜狂歌。宁静致远,是古城的情调与内涵,也是我们该有的文化自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百年以后,支撑大理的肯定还是那种象征民族精神的文化元素。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