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是一种植物,挑花是一门技艺。阳春三月,母亲坐在灼灼其华的桃树下专心致志挑花的场景,就像一幅闲适温馨的图画,留在我年少时的记忆深处。
以朴为美的母亲已年逾古稀,她是否“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这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母亲与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现在很少拿起针线,在家织布上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讴歌了。究其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年岁已高,眼力不济;二是工序繁琐,太耗时间。然而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心灵手巧的母亲堪称“乡间的工艺美术大师”,经她挑灯夜战制作而成的头巾、围裙、手帕、胸兜、披肩等挑花作品,既构图明快又意境深远,既自然洒脱又绚丽多姿,既朴实清雅又美观大方,在十里八乡享有不错的口碑。对此,母亲总是谦逊地说,这些挑花作品都是留给家人使用的,只不过我倾注的心血更多一些而已。识字不多的母亲能有如此见地,这不能不让我对出身贫寒的农村妇女景而仰之,佩而服之。
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家织布,一般由本地生产的棉花加工而成,所以又称“家机布”或“土布”。家织布的用途相对单一,大多用来缝制衣裤,也有用作被面和被单的,那些裁剪下来的边角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宝贝”呀,母亲将其敝帚自珍地聚拢起来,染成青色以备用。之所以染成青色,是因为母亲心里非常清楚,挑花是以青布作底色,以白色为骨架,以大红、紫红、桃红、水红、浅红当主色的,如果配以橘黄和淡黄,便能形成作品的暖色调;当然也可点缀湖蓝、淡绿等冷色,这样挑绣出来的作品丽而不佻、暖而不燥、疏密有致、动静相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母亲的审美观可不能小觑哟!
尽管母亲对色彩的处理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可落实到具体的针法上又是奥妙无穷。母亲说,经过历代妇女的继承与发展,挑花在技艺上逐渐形成了挑、钻、游、织等四种针法;这四种针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刺绣有所区别,刺绣重在“刺”,挑花强调“挑”,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挑”,针脚为“一”字形的谓“平线挑”,两者经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制品的针法既缜密有致,又出神入化。具体到挑法上,又有单面挑与双面挑之分——单面挑比较简单,无须考虑背面针线的走向与分布;双面挑则要求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完美的图案,这种功夫乃“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了。
挑花的图案分团花、边花、填花、角花、花边等多种类型,母亲对其选择也别出机杼,一般喜欢将寓意“富寿双全”“龙凤呈祥”“福寿双桃”的团花置于正中,边花采用“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等,填花以“斑鸠石榴”“瓶插莲花”“蝴蝶戏瓜”等为主;母亲对角花的运用没有固定的格式,多以柏叶、莲花为主体,组成三角型图案置于四角;花边则多以云头纹、如意纹、蚕头尖(小三角形)、茉莉花苞(长六边形)、狗牙齿(锯齿形)、瓜子米(正六边形)等连续组成。一件挑花作品历经多天杀青,展开仔细端详,无论人物走兽,还是自然景致,都能浑然成趣,别具风韵;无论丈余桌围上的浩然精制,还是寸余香袋的一花一叶,都会不拘一格,妥帖得体。每每此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惬意的幸福的笑容——这笑容不仅仅是对自己作品的充分肯定,更多的饱含了对子女的厚爱,对家庭的付出,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群众流传下来并且经久不衰的家庭美德呀!
桃花是一种植物,挑花是一门技艺。植物总会绽叶开花,技艺需要弘扬传承。“坐在家乡矮凳子”上的母亲,我多么希望您还能拿起针线,为我精心挑上一幅《龙舟竞渡》的作品,因为我愿意在您针线的鞭策下中流击水,愿意在您深情的嘱咐中浪遏飞舟……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