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22
星期四 第1242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凤仪镇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 我市首个社区党委在明珠社区挂牌成立 图片新闻 市洱管局查处一起非法捕捞洱海水产品案件 “大道成器——建水紫陶精品展”暨“大理非遗展”开展 “走出去”更要“带回来” 岁月的时间轴见证我家的“改革开放”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岁月的时间轴见证我家的“改革开放”

□ 作者 杨李琴 2018 年 11 月 22 日 星期四 阅读:59

在父亲泛黄的书页里翻出一张粮票,那段“苦工分”“上交公粮”的日子自然是我们90后没有经历过的,但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类变化我们也是深切感受着的。

1993年我出生了。听妈妈说那会我是在家里生的,生了后又请医生到家里来。那会能煮上一只乌骨鸡就很不错了,鸡汤很香但是肉特别少。相比之下,现在有很多肉鸡,每家的餐桌上都不缺肉食,大家反倒追求绿色健康的素食。

1998年我踏进云龙县旧州中心完小学前班。那会爸妈每天忙于生计根本赶不上送我上学,5岁的我就跟着上一年级的哥哥一起走上3公里的乡村小土路去上学。上学路上的小卖铺里有着零星的几种零食:炸洋芋、辣条还有1角钱的水果冰棒、2角钱的糯米冰棒。我们一周的零花钱就是5角,5角就可以吃遍所有的美食。印象中的第一个生日里没有生日蛋糕,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过生日要吃生日蛋糕只知道生日当天有妈妈买的两块三角面包、两块可可脂的“巧克力”、两个土鸡蛋,这就是我和哥哥最开心的时刻。那时的我们没有沉重的家庭作业,每天放学了村里的小朋友都会聚在一起玩泥巴,抓泥鳅、滑滑板,晚上回家打开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拨弄着仅有的几个频道。

2005年我踏进云龙县第三中学。那时的我们赶上了新课改,我们不叫初一年级,而是叫七年级。虽然没有营养早餐、免除学杂费等优惠,但是爸爸妈妈还是通过辛苦的劳作来供我们兄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想富先修路,村小组通过党员带头投工投劳挖了大概两米多宽的村组路,一时间寨子里跑起了拖拉机、田埂里响起了农耕机的声音,收稻谷、收玉米不再需要人背马驮、耕田不再需要人锄、牛拉。机械化走近我们的村子。

2008年我就读于云龙县第一中学。那会到县城得坐3个小时的车程,而且还时不时的分时段通车,有时一堵车就是好几个小时,还好书包里有妈妈煮好的鸡蛋、鸭蛋可以充饥。学校很小,但是很温暖。大家都是从各乡镇考来的,所以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在这里我们快乐的生活、学习,通过学校的争取我们这届的10个同学获得了阳光计划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资助,这无形之中就减轻了爸妈的压力,可以让我们兄妹都圆满完成高中学业。

妈妈告诉我,我们还在读初中时听见别人家的孩子上高中,她就特别希望我们兄妹也能上高中;听见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她就特别希望我们兄妹也能上大学;听见别人家的孩子有了一份踏实的工作,她就特别希望我们兄妹也能有自己的工作。她说,她就是单纯的羡慕,而不是嫉妒。

2011年我考上了大理大学,爸爸给我买了第一部按键手机,后来我还换了智能手机,想家了就可以给爸妈打电话,想同学了就跟同学通过QQ聊天。放假回家,我们的村组路硬化了、拓宽了;街子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车辆来往不息;通往外面城市的班车多了,网购商品堆满了各个快递店,我们的旧州村也早已更名成了旧州镇,数不完的变化,道不完的发展。

现在,我在他乡上班,但是与家人的心是近的,我们可以开视频聊天;与家乡的发展是近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看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惠及我们广大农村。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