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21
星期三 第1241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简介

2018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三 阅读:22

4、蓝藻水华的危害

蓝藻水华的暴发,使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

(1)水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发生变化;营养增多;透明度下降;底质的还原程度增加;严重影响了以湖泊为主体的旅游风景点的观光价值。

(2)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产者中半饱和常数高的藻类占优势;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利用率下降,大部分消费者消失;各种水生动植物、浮游动物死亡,生态系统单一,水生态功能下降,分解者中好氧菌少,兼性厌氧菌占优势。

(3)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发生了逆行演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过程损失,造成生态失衡。

(4)蓝藻的大量繁殖,其次生代谢产物——毒素、异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些蓝藻在生长过程中或分解时散发出腥味异臭,藻类散发出这种腥臭, 向湖泊四周的空气扩散, 直接影响、烦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给人以不舒适感觉, 同时, 这种腥臭异味在饮用水的处理过程中也难以去除,使饮用水质下降。而蓝藻毒素的产生给公众健康带来极大隐患,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有关蓝藻毒素中毒的事件也时有报道,如1996年巴西一透析中心,因透析液遭微囊藻毒素污染,导致130 名病人中有116 人出现异常症状,并有26 人最终死亡。微囊藻毒素是分布最广、最复杂的一种毒素,它能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磷酸酶1和2A,激活磷酸化酶,引起肝细胞骨架的毁坏、肝脏坏死及肝脏肿大充血,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肝肿瘤促进剂,有研究认为,蓝藻毒素是引起我国南方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饮用水中蓝藻毒素的控制标准为1μg/L。目前洱海发生蓝藻水华时的藻毒素含量为0.107μg/L。 (完)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网友评论 已有0 查看全部>>

暂时无评论!
关闭
署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