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风,男,1960年生于云南鹤庆,1983年毕业分配至云南省下关茶厂,2001年任厂长、总经理,后为下关沱茶集团董事长,2016年被评为下关沱茶技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喜洲古镇四方街有一个老宅院——严家大院,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经典,一进好几院,最里面还有座小洋楼,正是当年云南三大商帮之一的喜洲帮中,杨、尹、董、严四大家族代表之一的严家老宅,当年严子珍与江西商人彭永昌一起创下“永昌祥”商号,并于1902年创制“沱茶”,从此不间断产销,直到今天,已有116年的历史。
1983年,云南省下关茶厂迎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大学生——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机械制茶专业的陈国风。在申请两三年之后,终于如愿分来一位大学生,这在当时的茶厂是个传说。首先厂领导给了陈国风一个自由宽松的上班环境,厂区内任何一个车间都可以自由出入见习。其次厂里的工人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这个大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国风和一线工人在一起,从一线开始学习,大家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听大家谈论厂里分来一个大学生如何如何,也不多解释,当人们问起他是谁时,他只是说叫小陈,又问在哪里工作?他便指指行政楼,说在厂里。直到有一天,人们终于知道他就是那个大学生,他已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学到了很多书本里没有的制茶知识,同时,深感茶厂工作氛围非常好,但厂里设备落后、劳动强度大、工作密集、工资收入普遍不高等,这为他后来成为下关茶厂负责人,身上一直担负的责任感,种下了深深的根。
从生产技术科到质检科、车间副主任、生技科科长、茶叶公司经营部负责人、质检科科长、车间主任、副总工程师、满江茶园园长、资源开发部经理、副厂长,陈国风一路扎实前进,2001年担任下关茶厂厂长、总经理,担负起下关沱茶的产、供、销工作,带着工人们做强做大下关沱茶品牌。如今的下关茶厂已是“下关沱茶集团”,拥有2个子公司,20000多亩茶叶基地,员工也从1983年的300多人增加到600多人,产值从1983年的1400多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亿多元,其中,产量最高的是2007年,达7000多吨。
2011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陈国风被评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8年初冬,第一次走进下关沱茶集团,原来,它就在下关1号桥旁,如果百度导航,是找不到茶厂的,跳出来的是下关沱茶集团,以及几个门市的地址。沿建设西路转进,一道门坊外,“下关沱茶集团”几个字赫然在蓝天下。
进车间参观第一件事是换上消过毒的衣服,戴把头发都网住的帽子。下午三点半,茶制得快的几个车间已经下班,只剩一个制作珠茶的车间,还在加工订制的珠茶,热气腾腾的压制场面,三四个工人一组分工合作,珠茶便一筛筛出来了。压制好后,就要送到干燥车间,当天制作的沱茶、砖茶、珠茶都在这里,晾在成叠的架子上,架子四周,有类似暖水片一样的管子,起到发热干燥的作用。初冬在干燥车间是极享受,暖烘烘的,茶香浓得像化不开的雾,四面八方沁来,身心顿觉通透。
“下关沱茶的工艺核心,在于布袋手工压制。”下关沱茶集团董事长、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陈国风说起制茶,如数家珍。
首先是原料。过去,下关沱茶的原料主要为滇西八地州。近年来,进一步优化、筛选,基本锁定普洱、西双版纳、文山和大理四个地州,即澜沧江流域的近30个县,收购以明前春茶为主的毛茶,包括台地茶、老树茶(50至100年左右树龄)和古树茶(树龄在300年以上)。
其次是制作。收购回来的毛茶,大至要经过筛制、捡剔、拼配、成型、压制、干燥、包装等环节。
其中,核心在于压制。毛茶按等级分好后,需按拼配要求,用30多把筛子,筛出不同的“号口”,即头盖、二盖和底盖。头盖显毫、油润、条索基本完整,外型堪称完美;二盖在内质上是头盖的补充;底盖则外型有粗有细,起到调整内质的作用。成型时,先将底盖放入茶甑,再放二盖,最后放头盖,然后加热蒸茶,蒸好了就用布袋扣住甑子,将茶倒入布袋。此时,头盖在布袋底,二盖在中间,底盖在最上面。工人就着布袋,用手工揉制茶叶,让头盖均匀地包在二盖和底盖上,最后机械压制,即成外形如同圆宝状、中空的沱茶。
17年来,陈国风带着团队不断打造下关沱茶品牌,改进设备,优化工作环境,增加员工收入,普通工人的工资,也从1983年的500元一年不到,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一年。
不过,无论怎么改进,布袋手工揉制的环节,仍然无法用机械代替。因为茶叶的吸附性太强,加上含有果胶,机械揉茶叶制容易附着在机械壁上,果胶一粘,无法取除。所以,尽管今天的沱茶制作,已经在压制上由原先的板凳人工坐压,改为今天的杠杆机械压制,厂内运输由原先的手推车改为今天的电屏车等等,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低,安全性能越来越好,但核心的布袋手工揉制,今天依然延续着,这也正是下关沱茶传统技法的核心部分,下关沱茶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之一。倘若有一天在技术层面攻克了这一难题,但手工的温暖,人类双手传递的人文关怀,或许是机械永远无法给予的吧。
如今,下关沱茶集团已在大理市银桥镇建新厂区,不日搬迁。
“也将保留一部分老厂,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仓库,作为下关沱茶的文化遗存,永久性保留。”陈国风强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以产品品质的提升,带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经济效益。”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