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9月13
星期四 第1198期

大理时讯花甸坝 爱情最好的样子 看一朵花,吃一顿饭 大理市完全失地人员养老保障政策解读

第4版:花甸坝 PDF原版PDF下载

看一朵花,吃一顿饭

□ 作者 耿艳菊 2018 年 09 月 13 日 星期四 阅读:32

多次去那个叫园博园的园子,因为“博”大,一直未走到最东边。前天又去,就直接从东边的门进去,才知道那边原来是很大的一片湿地,植物以芦苇和菖蒲为盛。

门口不多远,是一栋三层西式红楼,有浅浅池塘环绕,池塘里养着睡莲。已是秋天深处,睡莲也随着季节凋败了,午后的池塘萧瑟寂寥,却也十分清宁。

池塘上有木桥,可通向芦苇地中的木栈道。芦苇长在浅水里,木栈道纵横其中,弯弯曲曲,很有意境。孩子和我都觉得走木栈道有趣,我们遂决定不走大道,而是穿过池塘到木栈道上看芦苇和菖蒲。

往木桥上走时,却见西式红楼后,有一个中年男子蹲在池塘边,对着池塘笑嘻嘻的,还自言自语,很快乐的样子。我们好奇地看过去,竟发现,那萧条的塘里,有一朵小小的白睡莲在静静开。那中年男子看安静的一朵花,看得满身喜悦。不认识我们,他却和我们很开心地打招呼,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然后他站起来走到红楼的窗边,敲敲玻璃,对里面的人说,妈,你出来看啊,有一朵莲花还在开,真好看呵。

那朵让中年男子感到喜悦的小莲花,其实平常,只是在一派枯败凋零的景象中显得不同。它轻舒莲瓣,洁净静谧。仿佛很任性,又仿佛很懂事,在季节边缘做最后一点坚守。

孩子急着去木栈道,我们没有等老夫人出来看花儿就去了芦苇地。芦苇很高,叶子都黄了,芦花的白也转成了褐。菖蒲也老了,瘦了,上面结着黑褐色的椭圆形的壳,从裂口的壳里看到些微的棉絮样的丝绒。一路上,我在给孩子讲我小时候外祖父如何用芦花给我们小孩子编草鞋穿的往事。

一家人走在午后的淡淡秋风中,平静温和。即使景致寥落,也令人心生喜悦,而觉得天地静美,万物亲切。

出了木栈道就要走出湿地了,我们在一条红砖小路上也发现了一朵让一家人快乐的花。那是一朵不知名的小紫花,它的根长在草丛中,而茎却长长地伸到了小路上开出了一朵六瓣儿的小紫花,挡住了行人的路。有人看到了,笑笑,绕了过去。有人仰着头往前走,把它挤一边儿去了,那个人走了,它又倔强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我们看着那朵小紫花,觉得他的倔强好玩儿,又着实可爱。我们对着它开心地笑,和它合影,一遍遍夸赞着它的美。磨蹭着不想和它道别。

其实,那小紫花也平常得很。任何一处园子中,或者郊外,都能看到那种小紫花。不是故意去养的,只要有土的地方,只要宁静,大自然就会赐予他生命的芬芳。然而就是这些平常的事物,那朵白睡莲,这朵小紫花,都会无端地令人快乐。

像这样简单的莫名的快乐,我们每天都在经历。

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洗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挂碍的字面意思是牵挂,惦念,在这里,也许可以引申为烦恼,忧思,欲望,负担等。当一个人抛却烦恼,琐事,没有负担,一身轻松,心思宁静安然的时候,哪怕平平常常的事物,也会觉得好和适宜。

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同学发了一张照片,是很平常的日常景象。家中素朴花布的饭桌上,筐子里有几个馒头,静静的。桌子中间一盘素淡的豆角肉丝,周围几只青花瓷碗里,盛着温润的玉米粥。这场景家常而清素,却让人看得内心暖暖的,仿佛能闻得见豆角的清香,感受得到玉米粥的温度。

同学在这家常的情景外旁白道:今天的晚饭是我做的,极其简单但极其可口,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农忙时节干活回来的人,我哥对爸妈说,这是您闺女第一次给你们做的饭。以后争取多做。

我这同学十几岁就离开家读书,毕业后又留在了外地工作,去年又嫁到了外地,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实在不多。于是趁着短短的假期,千山万水奔回老家,与亲人相守几日。想那日常的素简晚饭,她和她的亲人,一定吃得很知足快乐。

和家人相守着素常日子,心无挂碍。闲话日常,说说笑笑,轻松宁静,虽是粗茶淡饭,亦可吃出好滋味来。

有时候不妨静下心想想,忙忙碌碌到后来,追求的还是这种心无挂碍的简单幸福感。那些繁华盛景,光怪陆离,那些追求而不得的烦扰,不过是心田上的烟花一瞬,海市蜃楼罢了。我们内心最想拥有的,其实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幸福。看到一朵花,觉得快乐,感到美好。吃一顿饭,觉得有滋味儿,感到知足。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