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7月2
星期一 第1144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故乡的戏台 马正春:澜沧江边的种酒人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马正春:澜沧江边的种酒人

□ 作者 又 凡 2018 年 07 月 02 日 星期一 阅读:40

给你一段竹子,会怎样?打孔制成笛子?剖开编成竹器?削尖变成箭头?

都不是,对于生长在澜沧江边的马正春来说,竹子是盛酒的上好器皿,并且不是一段砍下来的竹子,而是活竹,摇曳着青葱的生命。这时,马正春会用高压微创技术,将50度以上的原酒注入竹心,隔一段注一段,把酒“种”在竹子里,让其自然生长,半年或者一年后,再割下竹子,即成美酒,叫“仙竹酒”。

马正春1970年出生于永平县水泄乡乐把村竹口地自然村,这个澜沧江边的彝族村寨,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代代相传酿酒的手艺,目前村里还有七八家在酿制土酒。马正春从小和爷爷学酿酒,很有生意头脑,在村里开小卖店,做过核桃生意,渐渐还是转回酿酒。

澜沧江边盛产龙竹。据传,有一年,山里大获丰收,有户山民酿了很多好酒,开酒那天,把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都装满了,竹筷粗细的酒还在汩汩淌着,四处找不到接酒的容器,急得没办法。忽然,目光扫过院子角一窝茂盛的竹子,主家灵机一动,随手砍了几根,用来接酒。不想,竹筒装过的酒,浸透着竹子的清香,后来渐渐演变成把酒种到竹子里,经过天然发酵,不仅酒色泛着琥珀光,更除掉辛辣暴戾之气,显得温婉雅致,又后劲十足。至明代,状元杨升庵被贬旅居澜沧江边,纵情诗酒,写下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名句的同时,偶然在山民家中喝到这种竹子里种出来的酒,觉得异常甘美,因竹子有君子之喻,便赞此酒为“君子醉”,流传至今。

马正春儿时听老辈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仅仅只是觉得神奇。等他长大后继承爷爷的方法酿酒,那时路还不通,最大的感受就是村子隔县城太远,去一趟县城太不容易,再好的酒也难以拉到外面销售。苦恼中他又一次想到儿时听到的故事,2003年的一天,突发奇想,何不试试,把酒真的种到竹子里呢?

于是马正春把酒灌到砍下来的龙竹里,密封,埋入土中,结果失败了;又将灌了酒的龙竹存到水泥窖里,还是失败了……因为口感都不好。在浪费了几十吨酒后,马正春想出了好办法:通过高压微创技术,把酒注入长成的龙竹中,任其生长发酵。不过,什么时候再把酒割出,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存的时间短了,酒还是原来的样子,反之则酒色偏红,没有味道甚至变成水了。

经过很多次反复试验,2015年,马正春终于有了门道:每年农历五六月份注酒,春节前后收酒,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刚刚好。并且,竹子都是一至二年的新竹,太老或太嫩都不行,为了节约竹子,注的酒也从一开始每隔一段竹子注一筒酒,变成将一根竹子全部注满,然后打钻取出,进行二次包装。为顺应市场的需求,目前他正在设计小玻璃瓶包装,打算进超市。

种过半年后的酒,一是颜色呈灿烂的金黄色,二是度数降低,三是携带竹子的清香,略略回甜,无比甘美。喝酒时,要用专门制作的小木头锤子轻敲竹节,首先飘过来的是一股龙竹的淡香,充满山野之气,直到敲破一个小孔,酒香随之溢出,酒体流金,呈浅琥珀色,晶莹剔透。入口,有点药酒的味道,但更显清淡,酒香竹香浑然一体,随后飘出淡淡的酸意,最后回甜,意味隽永,后劲极大,仿佛以君子的儒雅,让人慢慢迷醉,飘飘欲仙。

注入竹子里的原酒,用高梁、苦荞、大麦、糯米、苞谷精酿后,配比而成,先后共八大步骤,近30道工序。一是浸泡,将粮食浸泡2天以上;二是清洗,用山泉水将浸泡后的粮食清洗5至6遍;三是用保持30度左右的温水泡约24个小时;四是蒸约5小时;五是晾约3小时,为保持晾晒效果,还要装电风扇通风;六是拌自制酒曲;七是装罐发酵约两个月;八是蒸馏出酒。苞谷出酒最多,每100斤苞谷可出酒38斤;大麦可出酒23斤;苦荞可出酒18斤。和宾川南诏御酒(50斤以上)相比,总体出酒率都不是很高。好在剩下的酒糟用来喂猪(每年七八十头),猪粪又用来种核桃,核桃除了制成小罐的蜂蜜核桃,补脑又下酒,还可以酿酒——目前马正春正在研制核桃酒,已初步酿成,有待进一步成熟稳定后,即可上市。

这个夏天当我来到马正春家,见到了他刚刚建成的酒窖:核桃树下,用竹筒装成的门面,上面摆着三坛酒,门口左右各摆着一坛,都是红布坛盖,喜气洋洋。门边竹筒上两行楷书:龙竹窖的酒,醉天下的酒。

走进“龙竹窖”,长长两排酒坛一直通进去五六十米,在核桃树下静静窖藏,想想都是美的!这时,大理鼎峰龙竹酒业公司注册已有三年,截至目前长驻员工13人,流动员工30余人,年产散白酒30余吨。每年,马正春都要种酒8吨左右,价格从168元至338元不等。在2016年举办的第二届大理州旅游创意商品大赛中,“君子醉”荣获铜奖;2017年,马正春被评为永平县彝族龙竹酒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据说,“君子醉”生长的竹林,还是那一带彝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的竹林,他们谈恋爱时会含一片树叶吹情歌,所以,这酒更是听着情歌长成的酒,喝的时候爱意绵绵,诗情跌宕,可见马正春不仅会种酒,更会讲酒故事,非遗传承如是,只能点赞啦!

马正春,男,彝族,1970年出生于永平县水泄乡,自幼跟随爷爷酿酒,成功研制龙竹酒,2015年成立大理鼎峰龙竹酒业公司,独创“君子醉”品牌,2017年被评为永平县彝族龙竹酒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为马正春(右)父子】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