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找机会给帮助过我的工作人员敬碗酒。一敬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现在的安乐生活;二敬扶贫工作队,是他们帮我出谋划策,制定了帮扶措施;三敬扶贫工作人员,时刻把老百姓的生活放在心上。”说起如今的生活,大理市太邑乡者摩村村民康秀兰喜滋滋地说道。
康秀兰家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还住着两间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瓦房。康秀兰的丈夫去世多年,康秀兰一个人担起了养家重担,靠自己打零工以及种植2.5亩玉米、小麦的微薄收入养育家中一子一女。
2014年康秀兰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太邑乡党委、驻村工作队、者摩村党总支多次入户了解情况,经过多方协商,将其纳入易地搬迁安置,帮助她家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解决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驻村工作队队长刘东航带领工作队队员多次来到康秀兰家,帮其出谋划策,工作队结合康秀兰家实际情况,2015年9月对康秀兰一家进行家禽养殖培训。依托党的脱贫政策以及本人意愿商定她家养殖2头牛,补助10000元,并帮助其申请2000元的补助来建设10平米的卫生圈。
康秀兰是闲不住的人,养殖牛之后她便不能出村打零工,在家除了种地就是养牛,她坐不住了。村党总支及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康秀兰在外出打工期间结识了一工友,两人准备结婚了,而男方有一定的酿酒技能,于是建议康秀兰家发挥自身特长,在村里酿酒。
2017年10月,康秀兰家搬入了新家,买了酿酒设备在自己家院子里开始调试酿酒,第一锅酒出炉时,酒香四溢。
康秀兰说:“我家的酒都是纯粮酿造,村里人爱喝,我们家又增加了一条创收路,将来的生活肯定不会差,今后也不会拖党和国家的后腿了。”在者摩村,康秀兰家的酒比较畅销,工地的工人、村民都爱去她家打酒,谈笑间大家都称她家的酒是者摩村的“康酒”。康秀兰说:“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00多元,新房子有了、牛有了、还酿了酒,家庭条件好了很多,今后儿子说媳妇也就不用愁了。”
王正明 王明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