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这是胡兰成《今生今世》开篇的第一句话。这本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灼灼,热热闹闹的满枝丫,这样多好,为何要画出静,难为自己啊!
不过虽不解其意,内心里还是惊了又惊的。端端正正抄在笔记本上,不在乎桃花是静的还是闹的,就是为这样美丽的句子,读起来令人心动。
那时,我尚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一心向往着外面的广阔和热闹。北郊的桃花开了,早已按耐不住年少的心,周末都等不到了,逃了课去看桃花灼灼照眼明。内心里担着逃课的惴惴不安,却是欢喜万分的。
那般的年纪,怎懂桃花呢?不过是凑一场花开的热闹罢了。后来的很多年,也都会欢喜着去看桃花,糊里糊涂的,赶着一场又一场花事。总觉得一年里花开就在那几天,错过了可惜。
看桃花的人真多。公园,郊外的桃花林,人面桃花,相映红。清风拂过一枝枝桃花,和着咯咯的笑声,人世的热闹和欢喜都在那里了。却是短暂的,像一场宴会,外象的热闹之后——人群各自忙碌,剩下一勾天月凉如水。而桃树还在那里恪尽职守,桃花瓣还在枝上灼灼然,它们会有着怎样的心事呢?
年龄愈长,看桃花时候的心思便不像以往没心没肺,只奔着眼前的热闹去。反而想避开热闹的人群,找个清静的地方,与两三枝桃花默然相对。像知己好友,一年好不容易见一次面,却不需要热热闹闹的相拥,大呼大叫,只要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就好。
高山流水的知音,只一眼就够了。不是无情,是情意深切。
就在今年偶然的相遇,我懂了桃花,与热闹无关。
那是春日的上午,我们一家人到郊外踏青。说是踏青,其实也不过是零星的小草芽刚刚从枯黄的草地上钻出来一点点。孩子却兴奋,像出笼的鸟,往前飞。他爸爸不放心,跟在他后面小跑。我独自一人在后面慢慢走,慢慢欣赏沿路的风光。
路过一户人家,平常的院子,因院子后有几株桃树而变得不同。我站在路上看,桃枝上隐隐约约有点点红,原来这郊外的桃树已含苞待放了。
我到一棵桃树下站着,轻轻抚弄面前的桃枝,看那花苞,大概只需两天的功夫便会开了。而此时,花瓣却一点也不急,安安静静地待在花苞中。急什么呢?盛开是早晚的事,凋零也是早晚的事。
看花人来不来都一样。它都要盛开,哪怕给自己看也十分好。桃花懂得:赏心处,静相宜。
四围寂静,桃树寂静,我看桃花的心也变得寂静。
桃花难画,是因为画画的人心要静下来才能画出桃花的风骨,这才是难的。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