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以省、州健康扶贫30条措施为依据,将健康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功能,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党建+健康扶贫”模式,增强服务群众内生动力,让健康扶贫“落地见效”。
聚焦“看病贵”精准施策
坚持按照“群众最关心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市卫计局党工委等各级党组织把解决“看病贵”作为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破口,率先构建起“345”的保障体系,即“三免四补五重报”。三免:一免医保费、二免入院费、三免门槛费;四补:一补肺结核患者保肝药费、二补血吸虫晚血病人住院费、三补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伙食费、四补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五重报:一报基本医疗保险、二报大病保险、三报补充医疗保险、四报医疗救助、五报兜底保障。
同时,我市先后推出“两免除两提高”、为贫困患者部分病种提供相关免费治疗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贫困患者提供免费基本治疗服务、开展“光明工程”、“白州名医下基层,卫生计生惠民生”等惠民服务项目工作。“345”保障体系推出后,已有包括上关镇杨景加“左脚踝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双廊镇唐士荣“双侧股骨头都有无菌性坏死”等在内的2636人次贫困患者得到及时免费救治,救治率达到99%。
为有效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我市统筹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健康扶贫各项政策补助。截至2017年年底,已为杨景加等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报销兜底保障经费68621.28元,补助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伙食费1950元,所有贫困患者市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
围绕“看病难”精确布局
政策要见效,配套要跟上。2017年,我市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用于制作明白卡、服务证宣传资料,组织入户宣传3000余人次,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投入469.5万元市级扶贫资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和人身财产组合保险。
为方便群众看病,我市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市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54.4万元用于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新补充卫生计生专业人才38人,定向选拔免费培养乡村医生21人。目前,已建成2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所二级以上专科医院、1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1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有力提升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同时,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施行患者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确保住院患者费用结算“最多跑一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极大地方便了贫困患者看病就医。
紧盯“保健康”精心呵护
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抓手,自觉投身健康扶贫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疾病筛查和健康干预,让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卫生医疗咨询、健康生活方式等宣传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促进等知识,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做到“防”“治”并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量少生病”,筑牢贫困人口健康“防火墙”。
2017年,共制作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海报3期共174张,慢性病宣传小折页共69000余份;为全市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安装音像播放系统,播放慢性病防治音像资料。市级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组织骨干医生到乡镇、社区开展义诊、宣传、疾病预防、“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等活动40余次。全市共建立20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医生697人,签约服务总人数206873人,签约率33.49%,签约重点人群总人数67079人,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14人,签约率100%,真正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保驾护航。 郭炳帅 王正明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