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晒他母亲做的榆钱饭,引来大家的怀旧和感慨。
我大概有二十多年没有吃到过榆钱饭了,它的味道是怎样的?口感仿佛不那么细腻,但有清甜的味道。到底是不是那样的味道,我真的记不清了。
榆树在我们当地几乎要绝迹了。因为很久以前,榆树上长满虫子,家家户户便刨之而后快。大家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不再需要榆钱来充饥了。榆钱饭从此消失在生活中,它的味道也在记忆中慢慢变得模糊了。
榆钱饭的味道,是被时光偷走了吗?时光是个蹑手蹑脚的小贼,总会在不经意间偷走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丝毫没有察觉,一切都在照常进行着,仿佛什么都没改变。待到我们察觉时,才恍然感觉有些味道已然被时光偷走多年了。这些年里,物换星移,世事变迁,缘聚缘散,很多味道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记得我上小学时,村北还有浅浅的河水。有一年夏天,河水里忽然多了很多泥鳅。孩子们撒了欢儿,每天放学后就去捉泥鳅。捉来的泥鳅,活蹦乱跳,滑溜溜的。母亲把我们捉来的泥鳅炖了吃。那时我没有关注过母亲如何炖泥鳅,只知道满满一盘炖泥鳅端上桌,我们就一抢而光。泥鳅的味道是无以伦比的好,鲜美之极。那年夏天,因为时常有鲜美的炖泥鳅吃,让我觉得那是有生以来最幸福的夏天。
后来,故乡的小河干涸了,泥鳅没了踪影,我们再也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炖泥鳅。多年后,我和妹妹说起当年母亲的炖泥鳅,都忍不住口水四溢。但那种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却真的已经模糊了,如果让我说,只能用一个空洞的“鲜美”来形容。有一次,我从市场上买回来很多泥鳅,同样活蹦乱跳,同样滑溜溜,让母亲按照当年的方法来炖。可是,我吃起来却感觉味道不够鲜美,妹妹也说,好像不对味儿。我明白,那种味道,已经被时光悄悄偷走了,再也寻不回来。
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改善,时光的迁移,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曾经的某种味道,永远消失了。
那年上师范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经常去老师家。每次我们去,师母都会给我们做手擀面。手擀面家常普通,差不多每位母亲都会做,可是不知师母有怎样一双妙手,做出来的手擀面极好吃,面条细长而劲道,嚼起来柔韧爽滑。尤其是她打的卤,香得没法形容,每次我们都要吃上两大碗。老师笑着说,你们师母有独家秘方呢!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秘方,总之师母的手擀面让我们爱到欲罢不能。毕业以后,我们跟老师联系渐少,直至断了联系。曾经的师长,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师母手擀面的味道,也被时光偷走了。
人与食物、人与环境、人与人,是有某种缘分的,缘来缘去,冥冥中注定。舌尖上的故事,未尝不是人生百味的浓缩。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的好豆——也不再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总有一些味道,曾经惊艳了味蕾,却被时光悄然偷走,成为了舌尖上的绝版。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