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大理古城,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风格统一的标识,齐全完备的设施,规范有序的市场,络绎不绝的游人……这一切,是大理镇长期以来着力保护提升古城取得成效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镇抓实洱海保护、海西保护、环境保护、古城保护提升等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旅游形象不断提升,有力助推了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抓保护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五年来,大理镇坚持“统筹兼顾、环保先行、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生态建设取得实效。
着力抓实洱海保护。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五年来共组织4万余人次开展“三清洁”活动;全面建立“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机制,全面清理河道沟渠,共清运垃圾10万余吨,清淤6万余吨。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管理,加快环湖截污PPP工程建设,投资900万元完成9条沟渠10个生物净化塘项目建设,占地面积达60亩;投资3850万元,完成第二批环洱海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强化入湖河道污水直排监管,封堵排污口597个。加强河道治理,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清碧溪、黑龙溪、桃溪、梅溪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中和溪、白鹤溪等6条主要入湖河道的环卫市场化运作。
着力抓实海西保护。严格执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海西保护条例》和海西保护“六条措施”,严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关,加强29524亩基本农田和6条溪的保护管理,拆除农业违章建筑设施81户、3570平方米,严控村庄无序扩张,保护海西田园风光。严肃开展农村住房在建项目清理整治,完成 258 户在建户清查整改工作,对140户下达《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法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456平方米。
着力抓实环境保护。注重苍山生物多样性和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严防死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大对洱海保护和土地规划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全面开展非煤矿山和林地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同时,配合市、区顺利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和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
提品质 古城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来,大理镇按照“做精古城、提升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以“古”和“静(净)”为目标,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整治,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古城保护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实现依法治城。完成《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理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理古城景点和文物古迹修复规划》修编工作及《大理古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5)》编制工作,出台《古城保护管理办法》《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古城保护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加强市政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投入2.97亿元,完成“四门”广场综合治理及6座城楼修缮工作,实施道路改造提升、灯光亮化和解堵工程,建成大理游客服务中心、三塔下穿隧道、白鹤溪环路、双狮路下段等景区基础设施;初步完成洋人街上段、人民路等5条主要街道的“三线入地”工程。
开展综合整治,规范古城管理。疏堵结合,深入推进风景名胜区准入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引导督促客栈、餐饮等经营户有序发展,评出行业“红名单”18户。增设古城警务站,加大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免费开放公厕,旅游环境得到提升。
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建档管理古民居及历史建筑55处,挂牌保护古院落15处,完成大理文庙、杜文秀帅府、城隍庙、六牌坊等古建筑恢复重建。成立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成蒋公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完成古城4A级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已进入国家预备名单。
五年辛勤耕耘,换来硕果满枝。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魅力小镇’”、“云南旅游名镇”、“省级文明小城镇”、“州级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等桂冠花落大理镇。
下一步,大理镇将紧跟新形势,直面新挑战,保护与发展并举,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 自 然 摄影报道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