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试点市”的重大机遇,我市坚持生态优先,树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洱海海西保护条例》和《村庄规划条例》,坚持生态优先,把苍山、洱海保护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大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最大的力度保护好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绿水青山,实现“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目标。
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和省委李纪恒书记“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的要求,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思路和步骤,突出“两污”、违章建筑、经营秩序、交通和消防隐患等重点,全面打响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叫停审查全市7431户农村在建房屋,拆除违章建筑484户,同步制定出台规范客栈经营、村民建房等管理办法,有效遏制洱海周边无序发展乱象,为实施依法科学全面管控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加大工程治湖力度,抓住洱海保护列入国家级专项规划的机遇,加快实施总投资103亿元的六大类24项工程,环湖截污、北干渠、北三江湿地、城乡统筹供水等项目有序推进,新建多塘系统81个,修复生态湿地5637亩,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等工程将于年内开工。2015年洱海水质总体保持Ⅲ类,6个月达到Ⅱ类。
同时,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科学制定喜洲白族古建筑群和银梭岛保护规划,启动实施太和城遗址考古公园项目,对85座历史建筑、183院传统民居院落和2442棵古树名木实施挂牌保护,对大理古城、喜洲古镇、下关龙尾古街等重点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积极挖掘提升一批名镇名村,高位推进以古生村为代表的17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建设,大理古城、喜洲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双廊特色旅游小镇等总投资39亿元的保护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旅游开发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和开放的亮点。2015年,我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163.03亿元,同比增长20.7%。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