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至15日,我市分别在喜洲、湾桥、上关3个镇开展2016年3万亩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确保绿色水稻按照规程进行生产,并达到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为减少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我市将开展3万亩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建设任务。经过前期准备,已经完成《大理市2016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3万亩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并召开相关会议,对绿色种植的有机肥生物农药如何补贴、3个镇及相关村组的职责经费补助、如何抓好田间监管、如何对绿色稻谷进行收购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
为了让涉及绿色水稻种植的村、组干部及种植户掌握绿色水稻的种植技术,并运用于2016年绿色水稻生产的实际,我市根据情况分几个层次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一是由上关、喜洲、湾桥三个镇组织镇内规划的村、村干部及种植科技示范户开展骨干培训。培训教师由市农业局相关领导和水稻(杂交稻)种植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市农技中心挂钩上关镇,市种子站挂钩喜洲镇,市植保站挂钩湾桥镇。培训以《大理市A级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为内容,重点讲授开展3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种植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分析各地的种植优势,指导农户开展好水稻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收购等生产过程,并做好农事活动的田间记录工作。二是由3个镇的绿色水稻种植村组织种植农户开展生产技术培训,聘请田间管理员开展田间巡查,及时制止乱施肥、乱打药行为。市级也将加强对绿色水稻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绿色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得以落实,今年生产的稻谷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另外,我市将和相关企业完善绿色基地建设制度,共同开发出2至3个绿色稻谷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