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在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古道的交汇之地,在彩云之南一片最为湛蓝的天空之下,坐落着一块风花雪月四绝四胜,山光水色千古明媚的热土。雄峻而不乏纤巧的苍山,看护着她美丽的家园;纯净而不失深邃的洱海,浇灌着她五彩的梦幻;厚重而不吝宽容的历史,丰富着她悠远沧桑的岁月。她,就是大理,一个人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对历史而言,大理古城是一坛酿制在时光深处的,淳厚芳香的老酒;对世界而言,大理是东方的“瑞士”,是中国的“剑桥”;对世居于此的大理人而言,大理是放养梦想的芳草地,是播种爱情的伊甸园;对浪迹四方的旅行者而言,大理则是寄托生命行李的“驿站”,是安放漂泊灵魂的“寓所”,是栖息人生情愫的“港湾”。
事实上,自唐王朝贞观二十三年,细奴逻在以大理为中心的这片土地上建立大蒙政权开始,大理便以她独有的政治气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章节。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构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现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羊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城内的房屋建筑,都是清一色的青瓦屋面,墙壁多以鹅卵石垒砌,青苔累累,瓦草萋萋,显现出十二分的古朴与凝重。岁月的长河,静静地在大理古城的每一条石板街中流淌。在经历了悠悠岁月的沧桑风雨之后,大理古城尚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在是一个奇迹。
大理的古城,不但凝聚了大理的灵气,也同样凝聚了大理的人气,生气,和气,秀气,书卷气,烟火气。
生活在大理古城中的人,深得这座小城得天独厚的灵气所滋养,所哺育,或擅诗文、或工丹青,或精音律,或通匠艺,几乎每个人都活得很充实,很滋润,活得清新脱俗,活得心平气顺,活得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在大理古城,几乎人人都有一门深藏不露的看家绝活。把白布做成五彩缤纷的扎染,把石头磨出惊世骇俗的花纹,把朽木点化成栩栩如生的木雕,把草芥编织成时尚新潮的工艺,就是最好的例证。生活在这么一座充满着灵性的城市中,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都在发生。
在大理古城,每一间老屋,每一角飞檐,每一条小巷,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朵茶花,都是一个传说,都是一个典故。世世代代的大理人,全都是生在一个个故事中,死在一个个传说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永远的老家。正因为如此,大理人才如此痴情地眷恋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小城,眷恋着这座小城中的每一条石板小巷。
大理古城就像是一张古老的唱片,只有用欣赏老唱片的心情,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古典,它的韵味,它永恒的魅力。
《五朵金花》的浪漫与传奇,依旧每天都在这方山水间衍生。让多少硬汉子,为此而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蝴蝶之梦》的梦幻与风情,依旧每天都在这块乐土上演。那些彩蝶般纷飞的舞姿,梦幻般的迷离色彩,不知又装点多少人的梦境,复活了多少人的沉睡的激情,并且让相当一部分的人,脚下长根,再也回不了故乡。
我始终相信,不管是谁,总会在生命中某个重要的时段,把大理古城写进梦想,写进行程,并最终把身心全部交托给驶往大理的汽车、火车,或者飞机,然后一门心思走进南诏古国,走进苍山洱海,走进风花雪月,走进大理古城诗意盎然的节点。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