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1月15
星期四 第304期

大理时讯花甸坝 细品茶中甘与苦 爸爸去哪儿了 百年磨盘

第4版:花甸坝 PDF原版PDF下载

爸爸去哪儿了

□ 作者 ○金美丽 2015 年 01 月 15 日 星期四 阅读:14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如今,这种“成功”的父亲越来越少。

一次,美国总统小布什问教育家麦道卫博士:“你觉得美国现在的危机是什么?”麦道卫博士回答:“美国现在最大的危机不是伊拉克战争,也不是科技不够强大、军事不够强大,而是父亲们不见了。”

美国的父亲不在父亲的位置上,中国的很多父亲也不见了。很多孩子平时是见不到父亲的。早上起来,父亲已经走了;晚上睡觉,父亲还没有回来。父亲在家庭生活和亲子教育中的缺失,让人们集体吐槽:“这是一个父爱缺失的时代。中国的爸爸们把孩子的教育都推到了妈妈身上。”目前,收视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据湖南卫视总监说,其创办的初衷就是号召更多的爸爸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独生子女时代,不少爸爸已经领悟到亲历孩子成长的必要性,有的爸爸甚至比妈妈更为投入和重视。他们能够和孩子非常自然地亲密,能够和孩子有丰富细腻的情感交流,喜欢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摸爬滚打……

实践已经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和重大问题上,孩子往往依赖父亲。男性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特点,显示出了父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男性的力量,就很容易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留下心理空白。因此,父爱缺失,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不安全感。

从早教、托儿所、幼儿园以至小学,孩子教育环境中接触的大多是女性,甚至一些人认为教育本来就是女人的事。于是,很多男孩在潜移默化的“女性化”教育中缺失了很多男性应当具有的品质。父教不仅关系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性格成长。有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犯罪的青少年70%来自单亲家庭,这70%中又有80%源于父爱缺失。

当父爱缺乏到一定程度,男孩子有可能会患上“父爱饥渴症”。即到了青春期时,缺少父爱的男孩往往疏远甚至厌恶父亲。一项关于美国囚犯和父母关系的普查显示,95%以上的人曾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抛弃或拒绝而感到愤怒、纠结。而女孩由于在幼年时没有得到成年男性的接纳和认可,容易怀疑自己作为女性的存在及其价值,直接影响以后的择偶观和婚姻生活质量。

在美国,父亲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中等收入家庭中,这种情况尤为风行。而且在美国乃至整个欧洲,开始流行“全职爸爸”,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抱着孩子的年轻爸爸,甚至在一些学术会议上,也能见到妈妈专心开会,爸爸在一旁耐心照料婴儿的场景。这些“全职爸爸”还利用互联网互相鼓励,组织“全职爸爸协会”。

日本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儿童发展和父亲的作用研究会,这个机构由日本财团法人家庭教育研究所中的有志者和一些年轻的研究员建成的。在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他们建议国家缩短父亲的工作时间。

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道出父亲在子女教养中的责任。一句“父爱如山”,足见父亲在子女教养中的份量。

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浸透着伟大的父爱和有效的教子方略。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父亲可能没有母亲参与孩子的衣食住行多,可能没有母亲对孩子的叮嘱多,但父亲的教养责任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在家里,母爱更多的是温情,父爱更多的是威严;母爱更多的是关注,父爱更多的是影响。母爱更感性,父爱更深沉。“慈母严父”或“慈父严母”的角色分工,都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

父爱是什么?父爱首先是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没有忧虑地生活。这种安全感包括身和心的安全。一个在有安全感的家里长大的孩子,有利于养成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父爱是用心血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不仅是生活供养,更有精神引导。要让孩子从父亲身上看到责任感,看到人生的志向,看到奋斗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看到不因挫折和磨难而改变追求的意志。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