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9月25
星期四 第231期

大理时讯专题 活着,带着正能量热烈而美丽的活着 让文明照亮金花故乡 “光盘”行动,拒绝“剩”宴 当我走在古城的青石板上

第4版:专题 PDF原版PDF下载

让文明照亮金花故乡

□ 作者 大理三中高二167班 赵燕翔 2014 年 09 月 25 日 星期四 阅读:14

大理的清晨,大理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题记

文明是什么?词典上说,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与原始社会相对的人类社会进步状态。而在我看来,文明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的沉淀,称为“大文明”,一种是民族的风情,称为“小文明”。这二者共筑了一个文化多元而又风光迤逦的古都。

大理,南诏沃土上灿烂的明珠。以洱海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在云南古代文明中占重要地位,白族儿女纯朴好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们的勤劳无不体现了白族人民美好的品质,让人为之倾倒。这里迥然不同的民族风情,人文地理,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惟妙惟肖地得到反映。走进大理,犹如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史书。这里一直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很早就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走进大理,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这里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国度,人们爱花养花。大理不须雕琢的美,经过三千多年的沉淀,形成了我眼中的“大文明”,这种文明让每一个大理儿女心中充满自豪,“风花雪月”也成为每一个大理人的标志。

而说到“小文明”,则在于每一个人力量的凝聚。时代的前进,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心中都增添了一份浮躁,这一份浮躁让我们在追求某些东西时忘记自己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而变得自私、势利,然而没有谁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却极为重要,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我们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块香蕉皮,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使过路的行人免于摔倒的危险;当我们为车上的老人让座,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使老人心中的阴云得到驱散;当我们给予他人一个温暖的微笑,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使他人心头的尘埃得到洗涤……

这些举手之劳的事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去做,这是一种真善美的体现。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天使,心中的天使能洗涤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在这玉洱银苍的山水画卷间,心灵无疑得以升华。

大理丰厚的文化沉淀和民族风情,在文人墨客心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人们总想撩起她那神秘的面纱,一睹其芳容。倘若有人在这里呼唤“文明”,你会发现,风也驻足,花也含羞,月也回眸,雪也应声。

(指导教师:李素明)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