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生活的至理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但在生活中不免有让人不齿的一面,那就是中国人碍于面子问题,难以摒弃的一个特点———大方,而且是太大方了,尤其是在吃这一方面,造成极大浪费。在此,我要高呼“光盘行动”刻不容缓。
正步入幸福边缘的我们,在饭桌上讲究人情面子,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可大家都不这么认为:同事一起出来吃饭,点一桌子怎么看他们都吃不完的菜,只因公款消费,花的不是他们的钱;父亲关心儿子,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只因儿子不爱吃,又叫了菜单再加上;闺蜜们一起出去吃饭,菜点多了,两人都想带走,可无奈碍于面子问题,两人都没有做出行动;员工请上司吃饭,讲究排场,一桌子盛宴只为了让领导开心……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他们吃完就走,留下了满满一桌子没动几口的饭菜。
袁隆平说:“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样少,人均耕地这么少,好不容易国家投入很大,每年都增加科技投入,我们每年辛辛苦苦来钻研,提高产量,每亩提高十斤五斤都是艰难的,提高产量之后呢?又浪费了。”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五百亿公斤,约占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看着惊人的数字让我们难以置信。而中国的贫富差距让这一现象又变得十分滑稽可笑,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都吃不上白米饭,食物单调,粮食匮乏,而浪费掉的粮食约为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既然吃不掉,就别点这么多,做到“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告诉我们:时至今日,尊重粮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光盘”行动,拒绝“剩”宴。“光盘”一词首次亮相时,人们都感到十分新奇,但了解其内容后,又觉得这一行动十分有必要。先不说别人,拿自己来说也是如此,外出吃饭不管剩得如何多都是不好意思带走的。如今,“打包带走”成了一种时尚,不再为此感到难为情。
光盘?是的,光盘!光盘行动义不容辞,其实不只是光盘,我们更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节约无小事,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国富民强不是梦。有一种吃法叫做光盘,只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指导教师:杨文标)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