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
纸扎多用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以竹、木为骨架,以线绑缚固定部位,糊彩纸以装饰。为喜庆欢快的活动平添几分色彩,同时也为哀丧、祀祭场面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大理的纸扎工艺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维妙维肖。能制作各种纸鸢、本主、蝴蝶、龙、虾、蟹、人物、戏曲人物等,工艺精湛。
大理传统纸扎工艺主要由选材、材料加工、设计、绷扎架子、上蒙纸、上色(含绘画)、晾晒等几个工艺流程组成。制作纸扎用的一般是实心的竹竿。竹材采买到家,首先进行材料的甄别,按照需要制作的道具尺寸进行分类;分类完成以后就进行初步加工,用竹刀将竹竿按指定长度和宽度进行削剪后进行设计。设计根据每年常用道具的格式进行,是工艺流程中较为耗时的部分。设计首先是扎架子,按照设计好的图案,把基础的架子搭起来,再用棉线固定捆缚住关节部位;然后是蒙纸,即给搭好的架子蒙上白棉纸,这个步骤要求蒙纸必须一步到位,不能放错地方,所以手不能抖,要稳定的移动,双手用力必须均衡;蒙好的纸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干后,艺人便自行拿画笔给整个纸扎绘上颜色,再晾晒一段时间就可以交付使用。
在制作纸扎时,一些特殊类型的纸扎要求多种道具同时使用,对配饰的考虑要求周到完整,如童男童女的搭配要制作装饰和用具,本主神像要搭配跟班人物、神龛、仪仗等等。这些精细的装饰和配件,既是对艺人技艺的考验,也是衡量纸扎艺人的设计能力和构思水平。
纸扎技艺是人们在长期对自然和生活的抗争中创造出来的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感情的方式,其作品琳琅满目,无所不为。在我国的历史上,纸扎技艺一直以上可登国家宗教之大雅之堂,下可融入民间习俗之活动形态呈现出来。
大理纸扎技艺于2014年7月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由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提供)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