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8月12
星期二 第200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诗意大理 红鸡蛋 相守也是一种宁静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 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募捐倡议书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红鸡蛋

□ 作者 钱续坤 2014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二 阅读:1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位于皖西南的石牌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移民的现象,这样就使得中原文化的弘博典雅、荆楚文化的雄奇瑰丽、吴越文化的钟灵精致,能够在这里取长补短与交流融合,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艺术和风俗习惯。如果将这些地方艺术和风俗习惯装订成册,我想那一面一页,那一图一文,无不记载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红鸡蛋”在这些故事中也许算不上最为动人的一章,但是现在细细地品味,那种甜蜜依然在心头澎湃,那种幸福一直在周身荡漾。

感到甜蜜的并非是我,而是那些穿着大红袄、戴着红盖头的新嫁娘。在我们乡下,大姑娘出嫁是颇有讲究的,陪嫁的“三盆两桶”(洗脸盆、洗脚盆、洗澡盆、火桶、马桶)强调的是实用价值,并且多数嫁妆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花瓶一对谐音“花开富贵”,铜盘及鞋象征“同偕到老”,龙凤碗筷代表“丰衣足食”,即使是毫不起眼的痰盂,也被比喻成子孙桶,这是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我一度觉得拿痰盂陪嫁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却不知晓其中另有玄机———那干净的痰盂里,装有红枣、花生、桂圆和鸡蛋等可吃的东西———枣子本身就是紫红色,天然去雕饰;而花生、桂圆和鸡蛋则被一律染成了胭脂红,图的就是喜庆与吉祥。在父老乡亲的口语中,鸡蛋几乎是统一地被叫作“鸡子”,因此这四种食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那“早生贵子”的深情祝福,足以让公婆笑逐颜开,让新娘心花怒放了。

好奇永远都是孩子的天性。年幼时的我,曾缠着母亲天真地问道:“那鸡蛋放在痰盂里,万一碰破了该怎么办?”一直乐于给人做红媒的母亲嘿嘿一笑:“你这孩子是真傻还是装傻呀,那红鸡蛋是煮熟了的,不怕碰!”从母亲那里我还知道,那痰盂里的红鸡蛋绝对是双数,并且枚数肯定在四枚以上,其中所隐含的道理绝非“好事成双”这么简单,因为我多次发现,在洞房花烛之夜,男方的女长辈会小心翼翼地拎着那陪嫁过来的痰盂,毕恭毕敬地摸出四枚红鸡蛋,然后在婚床的四角各放上一枚,嘴里还念念有词:“早生贵子!”“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很显然,这红鸡蛋已经成为嫁娶风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寄托着双方长辈最衷心的祝福,也延续着父老乡亲最纯朴的使命。

耳鬓厮磨,相敬如宾,年轻夫妇的爱情结晶终于瓜熟蒂落。母亲说,在过去的农村,婴儿出生以后,婴儿的父亲得向家公家婆报喜,报喜时携带的礼品也是红鸡蛋;不过这报喜的红鸡蛋也不是随便送的———如果出生的婴儿是男孩,报喜时要给家公家婆送去6个或8个红鸡蛋,并且还要在红鸡蛋的一头点上一个墨点,表示“大喜”;如果出生的孩子是女娃,送给家公家婆的红鸡蛋一般是5个或7个,表示“小喜”,且不用点上墨点。家公家婆见此便明白女儿已经生产了,同时还知晓这娃儿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哎!可惜的是,这种风俗马上就要失传了……”母亲在津津乐道红鸡蛋时,她的语气中不免流露出一丝遗憾来。

其实,赠送红鸡蛋的传统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主要观点有卵生神话说、祥瑞之物说、图腾崇拜说、生殖崇拜说和辟邪禳灾说等五种。其中辟邪禳灾说在我的老家也比较流行,母亲在我生日那天,会将这个版本演绎得让人终身难忘。儿时家贫,过生日很少有好的食材来打“牙祭”,不过母亲总会特意为我们弟兄仨个每人煮上一个鸡蛋,并且涂上红胭脂,这样晾干后便成了红鸡蛋。在吃鸡蛋之前,母亲会将其紧紧地握在掌心,然后在我们的身上轱轮几下,嘴里还默默念叨:“一轱轮,两轱轮,灾祸霉气全滚掉,福气平安早来到。”在母亲的认知里,鸡蛋是可以打滚的,这“一轱轮”就是一年,这一年就像打个滚一样,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地过去了。有时,母亲会拿红鸡蛋在我们的头上磕下,说这叫“开窍”;若一下就能磕开,她会欣喜异常地说:“我儿真的聪明过人呢!”

就这样,在红鸡蛋的“轱轮”和“轻磕”下,我们弟兄仨人终于长大成家,同时每人都拥有一份很不赖的工作。已经步入老年的母亲为此十分欣慰,她的脸上始终挂满着微笑———这微笑的脸就像那红红的鸡蛋一样,透溢着健康,彰显着快乐,呈现着幸福……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