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2月24
星期一 第084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朝珠新村:传统文化与旅游创业无缝对接 我市组织考察团赴昆明玉溪考察学习湖泊保护治理经验 市政府办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美丽乡村记者行系列报道之四

朝珠新村:传统文化与旅游创业无缝对接

2014 年 02 月 24 日 星期一 阅读:17

走进喜洲镇周城朝珠新村,别具一格的花台、葱翠挺拔的绿树点缀着村庄的条条巷道,错落有致的白族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美丽的乡村新景犹如一幅田园山水画卷。

朝珠新村坐落于周城村北侧,与蝴蝶泉公园接壤。整个新村有806户、3625人,其中有25户从事餐饮接待,12户从事宾馆客栈服务,36户从事旅游产品加工销售,是周城民俗旅游发展较好的旅游新村。2013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朝珠新村围绕“民俗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为重点,商饮服务业、旅游产品业并举,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整合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优势,投入建设资金584.55万元,打造文化民俗旅游新村。

朝珠新村根据实际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让村民及游客受益,也为新村内的旅游奠定了基础,促进旅游二次创业。三道铭茶迎远客,五朵金花接宾朋。朝珠新村加大扶持村民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中受益的朝珠新村旅游经营户张曙说:“因为村庄环境的变化,人居环境优美,游客反映较好,现在三道茶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事客栈经营的段晓涌也感受颇多:“有大环境的发展,才有我们个体户的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路面修好了,变美了,带动了旅游发展,为我们增加了客源。我们居住在这美丽的村庄里,感觉很幸福。”

扎染艺术毋庸置疑是周城村的瑰宝,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翅膀,传统的扎染技艺加大了品种和花色研发力度,新式扎染工艺品走俏市场,白族人民的心灵手巧声名远播,扎染这一传统技艺成了致富的摇钱树。朝珠新村从事多年扎染的经营户杨七树说:“想把扎染技艺传承下去,做好经营,就要有美丽的环境。村庄环境好了,游客自然就会增多,扎染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向外销售,市场做得更大,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

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给朝珠新村的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朝珠新村念好“以旅活村”这本经,走好“以旅游业为龙头、小城镇开发为重点,餐饮服务业并举”之路,成功打造了一个旅游产业发展新农村。周城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金说:“通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心情非常舒畅和高兴。大家都觉得环境变化太大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是幸福。”

朝珠新村“民族风情休闲体验”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旅游创业的无缝对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村,为喜洲乃至全市农村走新型发展道路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如今,朝珠新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奔流中乘风破浪,再创佳绩。 记者 郭鹏昌 摄影报道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