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3年12月4
星期三 第032期

大理时讯人文大理 飞花触水  万树梨花开茈碧 弓鱼之恋

第4版:人文大理 PDF原版PDF下载

弓鱼之恋

□ 作者 ○施立卓 2013 年 12 月 04 日 星期三 阅读:18

对于曾经充分享受过洱海福惠的老一辈大理人来说,弓鱼之恋总是难以挥之而去。这是一种生存情结,是对和谐生态环境的一种眷恋。

洱海弓鱼确实是一种美的象征。在民间弓鱼有很多名字:工鱼、江鱼、竿鱼、公鱼,每一个名字不仅优美,而且具有特殊的含义。比如,弓鱼从低水域游到高水域时,靠的是嘴卸尾成弓状的弹跳力,一紧一松,可以远达点苍山麓的溪流中;又比如捕鱼季节,人们在西洱河湍急的流水中用竹竿对着成群集队溯水而上的弓鱼“甩”去,必有收获,故名之曰 “竿鱼”;又比如在渔汛期捕到的弓鱼中很少见到雄性的,所以清代师荔扉的《滇系》载,杨升庵曾戏称:“大理公鱼皆有子,云南和尚岂无儿。”这里所谓“云南和尚”指的是大理国时佛教密宗阿叱力“有妻子”的师僧,并无恶意。按鱼类学者的描述,弓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鱼类,其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一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一条裂缝,因而名为裂腹鱼。裂腹鱼类可能是在第三纪晚期起源于原始的亚科鱼类。洱海裂腹鱼是中国独特的稀有鱼种,体长180~285毫米,据说成熟期的弓鱼,每条大致都是二市两五钱,渔民上市不必用称,一般四条为一市斤,相差无几。这种鱼头小,嘴略尖。身体侧扁或略侧扁,背缘隆起,腹部滚圆。背部及侧部被细鳞,胸部及前腹面裸露无鳞。全身银白闪亮,背部泛青光。其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腴美;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味鲜而无毒。这些特点使洱海弓鱼自古成了文人吟咏的对象,有关大理的古今风物记载中多有它的影子。比如前面提到的明代四川状元杨升庵就称洱海弓鱼为“鱼魁”,那位知名弥渡文人师荔扉的美食名句“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也是咏弓鱼的。

耳闻不如一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有幸在洱海边的一个小镇生活了多年,对洱海弓鱼的印象尤为鲜活。每年冬至到惊蛰是排卵期,大量弓鱼游弋群集在洱海里,蝴蝶泉东面桃源村的弓鱼洞是捕鱼的好地方。月白风清的夜晚到那里观看拉大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经过数小时的拉纤,数里外撤下的网渐渐地在海边的沙滩上收紧,成了三四十平方米的空间,无数蹦跃的弓鱼在月光下闪耀着银光,场面蔚为壮丽。第二天,小镇的集市上的鱼摊必定是弓鱼组成的一条银白色的“河”。有一次,渔民邀我到船上作客,这是被称作“骡子船”的小舟,仅容纳下四五人,船蓬下有床,船中间有简易的火盆和锅灶。船被划到靠近岸边的溪水口浅水处,拴在婆娑的柳树上。渔民在火盆上架锅烧水,然后用漏勺在海里捞鱼放入锅里煮。这就是民间说的“海水煮鱼”和“睡在床上捞鱼煮”的趣事。当其时也,在明镜般的洱海里,尚不知世间“污染”二字为何物?至今,那个时代品尝到的弓鱼味,仿佛还口留余香。

然而,谁也不会料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洱海弓鱼数量竟然一下子锐减,成为濒危物种。1984年3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的工作者,在洱海上游的洱源县右所西湖中,采到了一条大理裂腹鱼的标本。此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大理裂腹鱼的踪迹了。

为什么弓鱼会消失得如此急促?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因为水电工程的修建,拦河闸坝阻隔了弓鱼生殖、肥育或季节性洄游,影响了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一种说法是,60年代引进的外来凶恶鱼种吞食了温顺弓鱼的鱼卵,同时洱海水位的聚降、产卵场惨遭破坏、空前的狂捕滥捞,以及洱海的污染破坏了弓鱼喜欢栖息于静水中上层和以浮游动物为食的习性等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洱海弓鱼的别离。总而言之,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生存空间被毁坏、洱海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等都是弓鱼消失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正如哲人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秘书长在一份报告中说:“事实上,我们目前正在制造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这也是自恐龙在6500万年前消失以来规模最大的灭绝。”从珊瑚礁到热带雨林,各种生物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在网络上读到一篇题为《洱海弓鱼何处寻》的感人文章。在介绍了往日洱海弓鱼的风采之后,作者深沉地感叹道:“我们有理由大声呼吁:我们已经失去了弓鱼,我们没有理由再失去洱海!”

是的,和谐社会首先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类的生存危机,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危机,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危机。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因此重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体,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从相互分离走向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古人云:“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洱海清,大理兴,大理人当然欢欣鼓舞。然而,人们的担忧也并非多余。人们忧患意识的加强必将使人们与洱海的和谐关系得以永世长存。这就是我们给曾孕育出辉煌灿烂文化的洱海母亲的祝福!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