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有许多“眼睛”,有的称湖,有的称池,像洱海这样称海的并不多。那位曾经游尽五湖四海,并写过“凤凰涅槃”的郭沫若来到大理,写下了“洱海真如海”的诗句。地之眼洱海,确实深邃而宽阔,浩瀚有如沧海。博学如我国楚辞学者游国恩先生,在其《说洱海》中称:“若夫一薮之大,长不过百三十里,阔不过三四十里,而谓之为海,此则土著方言如是,所谓小而大之也。”殊不知洱海称海别有其文化的涵蕴。在云南,洱海是最早进入古代汉文经典《水经》的湖泊。公元6世纪初,北魏郦道元(公元466—527)的《水经注》更详细地记载了洱海的风物,尤其是洱海源头鸟吊山“凤凰涅槃”的传说,更为她平添了神奇的色彩。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礼俗,不论年岁之悠远,抑或故事之神秘,洱海都有资格接受其子民们的祭祀。过去,洱海岸边有两座专门用于祭祀的洱神庙:一座是喜洲西面的洱河神祠,一座是大理城西的洱水神祠。这两座都是本主庙,本主神都是斩蟒英雄段赤城。农历四月“绕三灵”祈祷队伍要鱼贯而绕至洱河祠(“仙都”)娱神一天,祈求洱海母亲赐予风调雨顺。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则是另一个祭祀洱神的盛大节日,《滇系》描述:“西洱河滨有赛龙神之会。至日则百里之中,大小游艇咸集,祷于洱海神祠。灯烛星列,椒兰雾横。尸祝既别,容与波间。郡人无贵贱、贫富、老幼、男女,倾都出游,载酒肴笙歌。扬帆竞渡,不得舟者,列坐水次,藉草酣歌。而酒脯瓜果之肆,沿堤布列,亘十余里。禁鼓发后,踉跄争驱而归,遗簪堕舄,香尘如雾,有类京师高梁桥风景。”两次盛会祭祀的都是本主神段赤城。传说段赤城奋力斩蟒,为民除害,葬身蟒腹;死后,化身小黄龙,纵入洱海,追杀危害生灵的大黑龙。在祭祀时,人们颂扬他:“段赤城是洱海和其子民的保护神”,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崇敬。这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是维护洱海和谐生存的脊梁!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