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5/1/202501040dc9c8a4d5cb43d0bc6e74f9f7d5a3e2.jpg
自2023年成为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试点村以来,曾经的“失地村”——大理镇中和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村”。中和村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4-08/28/036094.html

等待处理…

中和村:从“失地村”转变为“艺术村”

2024年08月28日  浏览量: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自2023年成为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试点村以来,曾经的“失地村”——大理镇中和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中和村位于苍山之麓,全村原住村民共129户415人,距离大理古城800米,与大理大学相比邻。辖区内有众多文化遗址,是民族盛会三月街的起源地,历史文化深厚;背靠苍山中和峰,拥有中和溪的滋养,自然资源丰富,目之所及群山掩隐、绿意盎然。

过去,中和村与大理众多传统的村庄相似,以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村里农田陆续被征用,中和村不得不面临从农业到新兴产业的转型。为此,中和村结合实际情况,理清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文化资源,闯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近年来,伴随着村庄发展,全国各地艺术家陆续来到中和村,从一开始的旅游、旅居到扎根,中和村的文化振兴之路渐入佳境。2015年,中和村迎来第一批驻扎的艺术家,随之而来的是客栈、工作室等新业态的入驻,村内25个院落成功签订20年的租期合同,不仅为村民带来2000多万元的出租收益,还带动村民就近务工,为中和村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开了个好头。

随着村内资源的陆续盘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接踵而至。2020年,中和村与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村院”合作,将中和村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与大理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深度结合,筑巢引凤,打造“中和国际艺术村”,中和村的“艺术乡建”之路越走越宽。

“起初我觉得中和村有点意思,就选择待了下来,之后我们开设了做手工的工作室,当时只有我们一家,后来其他一些做手工的朋友、艺术家们也慢慢聚在这个村子里,如今的中和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和村漆艺工作者邓虎藏说,“整体来说,中和村是我在大理待得最舒服、也是最长的地方。在工作室我们除了做自己的手工之外,也加入了一些与村民互动的东西。”

目前,中和村已吸引“新大理人”达1000多人,其中国内知名艺术家100余人,常驻艺术家21人,涵盖绘画、设计、影视、音乐等十余个艺术领域。引入客栈56家、餐饮企业5家、旅拍企业5家、培训学校1家、文化发展公司1家、工作室11个,形成了以中和书院为中心,艺术家小院、客栈、餐厅等业态为基础的中和艺术家驻留保障体系,满足了从吃、住、行到采风创作、创意创业、活动展演与研讨交流等方面的艺术家驻留需求。

记者 郭鹏昌 罗晓川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