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24/11/pc20241117122625a7146640daa480f35190828072.jpg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24-08/13/035968.html

等待处理…

心存敬畏做“四有”干部

作者 罗武昌
2024年08月13日  浏览量: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总书记对广大县委书记的殷切希望,也理应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导航标、干事创业的指南针、修身做人的座右铭。

心中有党,牢记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心中有党”是根基,“有信念”才能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意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就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考验,鞠躬尽瘁为党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心中有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心中有民,牢记宗旨意识。古语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牢记权为民所赋,公权并非个人私有,用权岂能先己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始终保持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有民”是根本,“有作为”才能时刻牢记宗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心中有责,牢记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因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计划,只有不折不扣抓落实才有价值,不抓落实一切等于零。履职尽责一是劳心费力,二要担当风险,所以,“心中有责”是关键,“有品行”才能敢于担当负责。用心想事、真心谋事、尽心干事,做到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秉公用权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做好,才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祉、作贡献。

心中有戒,牢记法纪底线。“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领导干部要时刻筑牢心中的思想防线,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历史,绝不突破道德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中有戒”是底线,“有纪律”才能遵规守矩。如此才能守住道德底线,不踩纪律“红线”,远离法律“高压线”,从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顶得住腐蚀、管得住小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心存敬畏,方能言行有度,成为一名对党和人民有用的“四有”干部。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幸福社区举办“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下篇:下关街道机关党总支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