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立足于旅游民宿业快速发展,高标准推进旅游民宿行业党建工作,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了一条旅游民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让我们随本期《视野周刊》一起走进海东镇,去看一看“馨居文笔”民宿党建综合体如何赋能文笔村旅游产业升级。
7月的海东镇文笔村迎来了大批游客,入村道路两旁以鸡蛋花、仙人球、地涌金莲等热带植物为主的一线沙生植物景观、“彩虹公路”村落景观,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惬意地欣赏苍洱风光。
文笔村聚焦“小民宿”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随着产业发展,文笔村逐渐成为大理市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及新的网红打卡地,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走进文笔村民宿客栈行业联合党支部,只见4名党员正在商量如何通过提升民宿客栈服务水平,把文笔村的网红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留量”。
“这几年文笔村发展比较快,客栈不断增加,村里各种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但在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要带头去宣传、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提升大家的服务技能。”文笔村监委主任、民宿客栈行业联合党支部书记赵永飞带头说。
“文笔村从去年到今年新增的民宿和餐饮有30多家,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新大理人’。我们应该做一次摸底调查,看看‘新大理人’里有多少是党员以及有特长有能力的人,我们该如何发挥他们的特长,壮大支部力量,带动全村发展,让文笔村旅游发展更有生命力。”文笔村民宿客栈行业联合党支部党员孙红革接着说道。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开得热火朝天,党建全盘统筹、服务全程提升、成效全员共享……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引领民宿客栈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新蓝图。
2016年来到文笔村的孙红革是一名“新大理人”,因为喜欢大理宜居的气候、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于是决定留在文笔村并开了一家民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直热心村内公益事业,同时积极为文笔村的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新大理人’,在大理生活感到特别舒心。大理一直在倡导‘在大理爱上生活’,我们‘新大理人’确实在文笔村得到了左邻右舍的关心,村里也对我们十分关注。”孙红革感叹说,“经营客栈,就要先把客栈做好,通过一个客栈,辐射到一个村子,然后带动一个片区文旅产业发展。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愿意发挥作用。”
立足“民宿客栈开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员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文笔村依托基层治理“全科网格”体系,由村“两委”班子及村内无职党员为主体,在全村38家民宿客栈成立党员服务小分队,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切实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积极深入民宿客栈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工作,畅通“宿”情民意收集、研判、上报渠道,对“宿”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通报、第一时间处置”,切实为民宿客栈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步将党建文化融入服务链条,融合餐饮、娱乐、民俗等功能模块,开发出更多的“组合套餐”和“精品线路”,变“功能”为“产能”,不断放大乡村民宿产业的增值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栈在文笔村落户,在建立文笔村民宿客栈联合党支部的基础上,文笔村还组建了文旅产业发展平台联合党支部,将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与项目公司的经济优势有效结合,共同推动文旅项目发展。
过去,文笔村各类型、各项目资源管理较为分散,开发资本小弱散,村里的各种资产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为合理利用文笔村的资产资源,2024年,由大理市海东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大理市拓投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市源动力文笔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成立了大理市东海岸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三方签署股东投资协议,对文笔村的民宿客栈等项目运营进行统筹,涵盖文旅项目的策划、运营计划、开发建设、投资引资,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文笔村后续的集中管理和业态运营。
“我们引进民营企业以镇、村、企合作的方式,于今年4月成立了大理市东海岸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加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于今年6月在平台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文笔村党总支副书记、文笔村文旅产业发展平台联合党支部书记赵所花介绍,“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平台公司,对文笔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达到镇村企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
海东镇党委充分整合镇政府职能站所,组建由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各有关村委会相关人员组成文笔村民宿客栈服务先锋队,对标证照办理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申报材料等,在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等站所推行“一窗综办”工作模式,实现“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提供“一站式”办证审批服务。同时,海东镇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主动出击解决好民宿行业困难问题,通过党组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访企问需,收集民宿主体问题诉求,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民宿行业提供优质化服务。
“海东镇按照省、州、市党委组织部关于党建引领民宿客栈发展的安排和部署,聚焦‘苍洱党旗红’品牌创建,以‘七个一’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民宿产业平台四支先锋队作用发挥等创新举措,以小民宿做好文旅产业发展大文章,实现村集体增收致富,村民得到具体实惠,‘新大理人’得到产业发展,文笔村从一个贫困村新晋为流量网红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彩虹路’。”海东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杨晔说。
党建聚合引领,多方共建家园。文笔村新兴业态和场所不断兴起,村内不同行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旅游服务链,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体验。全村48家文旅企业蓬勃发展,吸引本村及外来就业人员279人,实现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零收入到2023年72万元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美丽风光转化为美丽经济的新路子。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